2024年12月04日 星期三
新年首日,赴一场  红色之约
第4/5版:要闻 2021-01-01

新年首日,赴一场 红色之约

80多岁的孙花满年年都来瞻仰毛泽东旧居 首席记者 潘高峰 摄

◆24岁的刘倩(右)决心做一名讲解志愿者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龙华烈士陵园群雕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俞敏在俞秀松日记展柜前久久伫立 首席记者 刘歆 摄

张森臣在宋庆龄墓前献上一束康乃馨 本报记者 王凯 摄

薛建纲(右)是左联会址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挥别难忘的2020。今天,我们跨入2021。

这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重要时点,也是崛起的新中国迈向“十四五”征程的新起点。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这都是值得庆祝的一年,也是更需接续奋斗的一年。

上海是党的诞生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始发地。新年首日,许多人选择穿越历史风云,赴一场红色之约。尽管一大、二大等重要纪念场馆正在维修,并未开馆,但遍布申城的其他红色场馆还是迎来了大批参观者。本报记者跟随第一个走进红色场馆的观众,和他们一起重温历史,缅怀先烈……

京剧演员 孙花满中学老师 尤蕾蕾

“甲秀里”毛泽东旧居

向毛主席道声“新年好”

新年的阳光,照在茂名北路120弄“甲秀里”三个字上。这里是毛泽东旧居陈列馆,1924年,毛泽东一家在这里生活了10个月,这也是毛泽东一生中在上海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

上午开馆时间未到,记者就出乎意料地等到了并列第一:两位参观者都是女性。一位老人,一位青年。她们几乎同时而来。京剧演员孙花满已年逾八旬,中学老师尤蕾蕾三十出头。她们告诉记者,每年都会参观毛居,此前听说这里新增了展品,今天特地来看看。

上午9时刚过,测体温,出示随申码,登记完信息后两人进入馆内。一进屋,孙花满就打招呼:“主席,我又来了,新年好!”因为一大早馆里没人,她还向着毛泽东的照片,清唱了一小段京剧歌曲《我是一个中国人》。虽已年迈,但仍字正腔圆,大家都为她叫好。

孙花满告诉记者,从2014年知道这里有个毛泽东旧居,她就年年来。去年毛主席诞辰,她还送来了一个大花篮。“红玫瑰围成一个心形,中间用黄玫瑰写成‘人民’两个字。”孙花满说,毛主席为人民谋解放,谋幸福,人民也都记着他。

孙花满是新中国第一代京剧演员,曾多次赴京演出,与毛主席很熟悉。每次来毛居,她随身都带着主席当年赠给她的照片,背后还有主席的亲笔签名。“每次参观,都会有一些新感悟,毛主席是伟人,也是普通人,为了革命事业,他一家牺牲太大了。”

孙花满告诉记者,《李陵碑》是主席最爱听的京剧剧目之一。“当时年纪小,也不知道为什么。就看他一听这出戏,就轻轻敲着台子跟着哼唱。后来才知道,他们一家先后牺牲了6个人,这出戏肯定让他格外触景生情。”

参观中,孙花满看到新展品,都会驻足良久。在杨开慧写给毛泽东的家信前,她饱含深情地读着信上的一字一句,读到后来,声音哽咽,泪湿眼眶。“舍小家,为大家,为民族解放,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忘记,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尤蕾蕾是隔壁民立中学的团委书记。虽只是跟着默默参观,但始终看得认真仔细。

“这里已经来了不下三四十次了,常是带着学生来这里参观,我们还培养了一支高中生志愿者讲解员队伍,对于那段历史,他们比历史老师还清楚。”尤蕾蕾告诉记者,孩子们走进红色场馆,可以知史明志,为祖国明天努力读书;老师们到这里体验沉浸式党课,也能感悟初心,增添前行的力量。

2020年,因为疫情的关系,志愿者活动停了一段时间。“今年是建党百年,这次又更新了展陈,肯定会组织更多的参观学习活动。”尤蕾蕾说,今年学校将从新年开始,开启全面的党史教育课,而且与上海城市建设的历史也结合起来,迎接伟大的党诞辰100周年。

首席记者 潘高峰

“95后”志愿者刘倩

老渔阳里《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新青年,致敬“星火初燃”

早晨8时3刻,南昌路100弄2号,曾经的老渔阳里,《新青年》编辑部旧址,“95后”刘倩推开大门,身后一群年轻人发出一阵欢呼,清冽的空气一下子变得热气腾腾——2021年1月1日,一群90后“新青年”以城市定向赛打卡红色旧址的方式,致敬“星火初燃”!刘倩,是今天第一个走进旧址展馆的人,也是展馆志愿者。

2020年,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100周年,7月,“星火初燃”——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史迹陈列展对外开放。这里,是《新青年》杂志办刊地,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在这里出版刊物,翻译、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全国传播,《共产党宣言》也在此间酝酿出版。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早期在此提出了“按照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创造一个新社会”的革命目标,推动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

这里,是中共中央局办公地,先后筹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这里作为中共中央局机关,成为当时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中心。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开天辟地的革命烈火,离不开渔阳里的火种,这里是中国红色之路的起点。

100年前,在这里,一群优秀的年轻人,以青春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为未来中国点亮信仰之光。100年后,百岁老建筑血脉中的青春气息,生生不息。2020年8月,第一次走进旧址展馆,漫步星火初燃之地,刘倩很好奇——红色文化传承创新,究竟新在哪里?

她发现,100年岁月远走,修旧如旧的技艺,让老建筑焕然新生;精致雕花门头、黑漆实木大门、清水平缝砖墙、石板台阶天井、暗红挂落门窗……重现风华正茂的模样。她还发现,100岁的星火初燃之地,更要以青春的方式,擦亮历史的记忆。展厅里,史迹陈列,运用大量珍贵历史照片、史料、文物。其中,场景复原、VR立体电影、艺术创作、互动查询……在有限空间里,立体化、沉浸式解读历史,“星火初燃”不再只是历史的记忆,更是近在眼前、身临其境的场景;你,也不再只是参观者,而是“亲历者、见证者”。

星火初燃之地,信仰的继承,更需要千千万万青春的力量。从第一次来到这里,24岁的刘倩就决心做一名讲解志愿者。过去几个月的志愿服务,更让她一次次在“星火初燃”的回望中真切感受信仰的力量。“我大学专业是英语,想做一些练习,有一天,在这里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做英语讲解!”刘倩说,这也是一名“95”后“新青年”致敬“星火初燃”的新年心愿!

首席记者 姚丽萍

俞秀松烈士后人俞敏

龙华烈士陵园

一份珍藏日记 一段感人故事

70岁的俞敏特意起了个大早,搭乘一个多小时的地铁,赶往龙华烈士陵园,成为今天首位入园参观的游客。

早上9时,冬日的阳光洒在苍松翠柏不凋的枝叶上,龙华烈士陵园格外安静。俞敏穿过广场上的林荫道,直奔龙华烈士陵园纪念馆。拾级而上,走进序厅,栩栩如生的雕塑群像映入眼帘。

龙华烈士纪念馆分上下两层。馆内陈列的上海英烈纪念展——“英雄壮歌”,共8个部分,集中展示了256位英雄人物的生平事迹。在序厅,俞敏没有逗留太久,他来到“信仰的召唤”展区,在一个展柜前久久伫立。柜中展出的是国家一级文物——革命烈士俞秀松的日记。这是一本老式线装练习薄,由于年代久远,线装脱浆、开裂,纸张微微泛黄。

“这本日记是俞秀松1920年6月25日至7月31日写的,记录了很多鲜为人知的细节。例如,1920年6月28日,俞秀松将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交给了陈独秀。”没有导览员的讲解,俞敏却对日记的内容了如指掌。显然,他并不是一位普通的游客,与这本日记也有着特殊的缘分。

原来,这位早起参观龙华烈士陵园的游客正是俞秀松烈士的后人、上海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俞敏。打开话匣子,他向记者介绍了发现、捐赠日记本的过程。“这本日记是由我的爷爷俞韵琴生前作为纪念品赠送给姑姑和姑父的。他说:我没有什么遗产送给你们,但秀松这些遗笔是非常珍贵的,你们要妥为保存永作纪念。”

1994年5月,龙华烈士陵园筹建办黄红兰得知日记本的线索,向俞敏母亲安志洁征集俞秀松的遗物。安志洁多次赴诸暨乡下,不断做俞敏姑姑、姑父的思想工作。同年8月,这本秀松日记捐赠给了龙华烈士陵园。

俞秀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革命活动家,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发起人之一,中国第一个青年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书记,对创建中国共产党作出过卓越贡献。在纪念馆内,还展出了多件俞秀松烈士的遗物,大都是他的亲属捐赠的。“这些东西很珍贵,对于我来说,是对父辈的纪念。我们愿意拿出来,是希望,这些资料能对历史研究有贡献,也能让父亲的事迹被更多人了解,让红色基因一路传承。”

俞敏常到龙华烈士陵园参观,还会向亲朋好友、年轻的后辈极力推荐。“龙华烈士陵园陈列更新、项目整修后,除了缅怀革命先辈的功能外,更注重用文史资料带后人重温历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俞敏说,开年第一天,再访龙华烈士陵园,是对父辈的纪念,更是鼓舞自己,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

本报记者 杨欢

90后小伙 张森臣

宋庆龄陵园

真诚地献上一束康乃馨

新年第一天,阳光灿烂,但寒风依然刺骨。

记者一早来到宋庆龄陵园,心想着这么冷的天,会不会有人来参观?没想到9时未过,一个小伙子突然走了进来,手持一束黄色康乃馨,向园内走去。小伙子名叫张森臣,90后,家住张江,在车企从事质保工作,趁着单位放假过来参观。

顺着主干道前行,来到宋庆龄纪念碑前。碑体正面镌刻着邓小平“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宋庆龄同志永垂不朽”的题词,背面为记载宋庆龄光辉一生的碑文。陵园内,松柏青翠,白鸽飞翔,鸟儿歌唱。

“宋庆龄在缔造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架起新中国和世界之间友谊的桥梁等方面都做了很多贡献,让我很敬佩。”张森臣告诉记者,他是新上海人,出生在江苏盐城,靠着自己的努力,考研时考到上海,毕业后留在上海工作并成了家。他在2011年读大二时入的党,今年正好是入党10周年,恰逢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也是宋庆龄逝世40周年,觉得很值得纪念。

在宋庆龄纪念广场,汉白玉雕制的宋庆龄雕像在阳光下格外慈祥。雕像后面是宋氏墓地。在宋庆龄墓前,张森臣献上了康乃馨。宋庆龄墓西侧是保姆李燕娥女士的墓。“宋庆龄和共患难50多年的保姆共同葬在她父母身边,从这一点上看,宋庆龄这种平等对待每一个人的品质非常值得称赞。”

宋庆龄纪念馆里,张森臣在一份1981年第11期的《儿童时代》杂志前驻足。讲解员介绍,1981年5月,宋庆龄在《儿童时代》上发表了最后一篇文章《愿小树苗健康成长》,杂志面世时,宋庆龄已经离世。她在最后时刻也念念不忘祖国的未来,这让已经做了父亲的张森臣感触颇深。

张森臣说,对于新上海人或者是正在奋斗路上的人来讲,疲倦的时候,伟人的力量总能激励自己。“想想她在那么困难的时候都能够做出那么伟大的事,我们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也应该尽自己所能和专业所长,为我国汽车工业做点贡献。只要用心做还是能做出成绩的。”

“用心一定能赢得精彩”是张森臣的座右铭。“新的一年,传承先辈精神,在奋斗路上继续前进”,张森臣许下了一个新年愿望。 本报记者 屠瑜

退休老人 薛建纲

左联会址纪念馆

能说出每件展品背后的故事

今天上午9时,虹口区多伦路上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简称左联会址纪念馆)迎来了2021年的第一位观众。

今年70岁的薛建纲老伯是附近的居民,他告诉记者,之所以新年首日来到这里,是自己与左联会址纪念馆有着一段特殊的渊源。

原来,退休的薛老伯是一位志愿者,2014年开始,就成为“海上旧里”解说团成员。这是左联会址纪念馆成立的特色志愿者品牌。这支平均年龄达65岁、由所在的多伦路居委会10名退休党员组成的解说团,经左联会址纪念馆组织培训,配合场馆为市民进行宣讲服务、宣传红色文化。

虽然讲解并不一定非常专业,但老人们大多从小在附近长大,能说出这里一砖一瓦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别人讲的是纸面上的历史,而他们说的是自己的人生故事。比如多伦路上的鸿德堂,是上海唯一一座中国宫殿式的教堂,它的作用也随着时代更迭不断变化,薛老伯就曾经在这里念小学,对多伦路上的历史名人,红色记忆更是如数家珍。

对于左联会址纪念馆,薛老伯也非常熟悉,这栋建筑就在他家附近,眼看着一步步发展到如今的规模。而来到这里,他时而是作为义务讲解员,时而是作为观众,对于展馆内的每一件展品,每一个展厅他都能说出背后的故事。让他印象最深的还是入口处的左联五烈士的雕塑。“他们就义时非常年轻,其中最年长的柔石才28岁,就为践行自己的信念付出了生命。”每次薛老伯来到这里,都会站在雕像前久久凝视。

薛建纲告诉记者,在他理解中,左联精神是一面旗帜,继承了五四运动的新文化传统,在党的领导下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文学的围剿,成为无产阶级文化战线的阵地。“左联在历史上取得的功绩,值得永远铭记,特别年轻人非常有必要来这里看看。”本报记者 李一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