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1日 星期三
“杀熟” 此地安家日月长(国画) 怪石峪 2020年特征 心中的粉红兔 印人印象
第20版:夜光杯 2021-01-05

印人印象

谈瀛洲

初识融庵,是在2014年,还是在网上。他是1988年生人,那年还不过26岁。他原名李炯涛,字伯融,融庵是他的号,有时又别署半山、栖迟。那时他常在微博上展示自己的作品,有时还搞些小拍卖,还可以向他订制印章。我看了一段时间,有一次见他在拍卖一枚1.3厘米见方的小章,印文是“不丑穷”。这三字出于《庄子·天地》里的“不乐寿,不哀夭,不容通,不丑穷”这一句,意思是“不以贫穷为耻辱”。这臭硬的态度很合我的胃口,我就买了。网上各种各样的人都有,说实话我当时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没想到一周之内就收到了章,一侧还刻有“庄子句,半山刊”六个字的边款。极小的楷书,却每个笔画都很遒媚,有晋人小楷的风致。

后来有一次我请他刻一枚朱文的“习勤圃”,是我给自己的露台小花园起的名字。很快就刻出来了,线条温润秀雅,漂亮极了,是我现在常用的一方印。

2018年11月,我因他事去广州,顺便约融庵一见。他说可以在越秀区解放北路的广州兰圃碰头,想必是他知道我爱花,所以选了这个地方。

见面时发现,融庵中等个子,戴一副黑框眼镜,看上去像一位朴素严谨的理工男。单看他的样子,很难想象那些流美妍媚的元朱文印是出于他手。他在微博、微信上很少发自己的照片,以发作品为主,平时穿衣也随便,常常是T恤、短裤、拖鞋。

兰圃就在越秀公园对面,有一个小小的、朴素的门,当时门票仅8元。里面的兰花,以适应广州气候的建兰、墨兰为主,也有些原产热带地区的洋兰。11月并非建兰的盛花季,墨兰的花期也要再过一两个月才到,所以可看的花不多。

看完兰花后,融庵带我到兰圃里的一处茶室坐下。这里面对一处假山池沼,上面长满了蓊郁的龟背、绿萝等热带植物,还有扁担藤等野藤从各种树木上垂挂下来,真是个好去处。茶资仅30元一人,可以在那里坐一下午,入园时买的8元门票还可以抵充部分费用。在市中心还能找到这样清雅且低消费的地方,真是很难得的了,不禁令我对广州这座城市大增好感。

融庵做过茶叶,自然看不上茶室里的茶叶,自己带了;他推荐点了那里的菊花糕,是一种绿色透明、清香爽口的带菊花图案的小甜点,喝茶时吃果然不错。

融庵操作电磁炉烧水泡茶的动作很熟练,一看就知道这些动作他做过无数次。他说,自己经营茶铺时,有顾客来,就要陪着喝茶,所以一天下来,常常喝了太多的茶。晚上睡不着,就起来刻印。现在茶铺虽然关了,但他喝茶、晚上刻印的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而且夜深人静,刻印的效率特别高,白天总觉得干不出活。

之前我向他订了四方印,他说印面都刻好了,只差款字,就带到兰圃来当场给我刻好带回去。他刻起来动作还是很快的,一方“丝竹中年”,还给我刻了很长的款。印文四字,朱文和白文顶角对比。这四字出于《世说新语》:“谢太傅语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我也到中年了,这四个字,正适合我现在的心情吧。还有一方“宁作我”,娟秀的细朱文,也是语出《世说新语》:“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我看融庵右手因为长年用力执刀刻字,手指已微微有些变形。在艺术背后,总有旁人想象不到的艰辛。

融庵说自己读书时学的是物流专业。在前些年物流业的大发展中,同学里颇有几个发了财的。但他最后还是决定追求自己的爱好,以刻印为生。

显然,他在篆刻上是有天赋的。融庵说,他刻的第一个印,就卖掉了。这以后,他先后在中国篆刻网和书法江湖商城上接过单刻过印。当时手头比较缺钱,订单也接得特别多,再加上年纪轻、精力好、出手快,曾创过一日夜刻70方印的记录。看得出他生活里有许多艰难的地方,但他是那种自尊自重的性格,轻易不会对人言。

也正是在这大量的练习中,融庵打下了手上功夫的扎实基础。但现在要得融庵一印,已经不那么容易了。

融庵早期的白文印有得于汉玉印,下刀精准,线条妩媚流美,盘曲遒劲。后多学明代的苏宣和明末清初的程邃,尤其是见到后者的仿烂铜玺印的“郑簠之印”后,受影响较大,给原本光滑精准的线条,增添了一些糜烂,显现了苍古浑厚的意境。

我最近又拍得融庵刻的“山鸡自爱其羽”白文印一方。我甚爱其印文,又觉得也是融庵的夫子自道。我觉得融庵实乃狷介之士,他以刻印自给,孜孜讨生活于刻刀和印石之间,但又不妄取一毫,正所谓“不使人间造孽钱”。

融庵还年轻,我觉得他前途远大,不可限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