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1月5日,国内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3例,其中河北20例。1月6日起,石家庄市藁城区全域调整为高风险地区。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率队奔赴河北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截至6日11时,全国共有1个高风险地区和48个中风险地区,风险等级的快速变化折射出防疫形势的严峻复杂。
●河北新发病例集中在农村
1月5日,石家庄市藁城区增村镇小果庄村风险等级调整为高风险。首例报告的确诊病例是小果庄村一位61岁女士,她2日确诊后,该村及其周边村庄多名村民陆续确诊。
从已公布的确诊病例行动轨迹来看,多名确诊病例都曾到小果庄村附近酒店参加婚礼。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说,目前发现病毒仍然是境外输入病毒,病人数量仍在增加,说明病毒已经隐秘传播一段时间,需要高度关注农村防疫。
●大连出现“超级传播现象”
2020年12月23日,“超级传播现象”中感染人员之一、88岁的刘先生被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
“超级传播现象”是此次大连疫情的关注焦点,具有疫情发现早、传播速度快、涉及场景多、传播力强的特点。追溯疫情发展,大连市卫健委副主任赵连介绍:“初步判定,大连本次疫情来源于污染了新冠病毒的进口冷链产品,病例高度同源,是一个首发病例导致的局部聚集性疫情。”
●多地现新冠变异毒株
山东省卫健委5日晚发布消息称,发现首例新冠变异毒株感染确诊患者。山东成为我国第三个发现英国出现的新冠变异毒株感染者的地区。此前,上海、广东也发现此类病例。
变异毒株致病力和严重性增强了吗?针对上海变异毒株病例,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说,该变异毒株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变异毒株对细胞感染力增强,但传播力与人群社会活动、冬季气候和自我防护紧密相关。致病性和病亡率方面与既往变异毒株相比尚无明显变化,不必恐慌。
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仔细研究了这一特殊病例后表示,目前,此病例和其他新冠肺炎患者没有区别,该患者已核酸转阴,离开隔离病房。
张文宏说,变异病毒传播力可能略有增加,但目前隔离措施和检疫方法都很有效。
●抓住普及接种前“窗口期”
眼下,疫情防控进入关键“窗口期”:一方面,新冠肺炎疫苗尚未完成普遍接种,全人群免疫屏障有待建立。另一方面,本土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海外,多国出现病毒新变种,确诊病例创新高,输入风险陡增。
“从现在到2月底,这两个月非常关键,配合疫苗普遍接种,如果挺过去,疫情形势基本就会大好转。”张伯礼院士近期提示。钟南山院士近期呼吁,目前仍要重视戴口罩、勤洗手,加强入境人员检测,春节避免去中风险地区。
●薄弱环节须重点备战
近期多地出现的疫情暴露出诸多新的风险点,有关部门接连发布提示: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元旦和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倡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大连决定对居家和集中隔离人员实行“14+7”管控措施……
马晓伟表示,各地要密切关注疫情走势,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坚持“外防输出、内防扩散、人物同防”,落实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要求。
新华社记者 王琳琳 沐铁城彭韵佳 闫起磊 秦婧
(据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