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美企业为保形象纷纷“划清界限” 菅内阁支持率跌至四成 华盛顿进入紧急状态 美称伊朗是“基地”新总部 特朗普“逃离”首都躲到“深红州”
第11版:国际新闻 2021-01-13
“擒王”大戏渐入高潮 众议院即将投票弹劾

特朗普“逃离”首都躲到“深红州”

◆特朗普的支持者仍计划继续发动武装抗议活动

特朗普在得克萨斯州考察美墨边境墙 本版图片GJ

当地时间11日,美国众议院以特朗普“煽动叛乱”为由,宣布最早于13日就弹劾决议投票。12日,特朗普在国会暴乱事件后首次公开露面,否认需为该事件负责,而此前有消息称特朗普已私下承认“负部分责任”。

在特朗普任期仅剩一周之际,不仅将创下美国总统在一个任期内两度遭到弹劾的历史,华盛顿的政治交锋还会再度升级。

但值此危机时刻,特朗普竟“逃离”华盛顿,远遁“深红州”得克萨斯的阿拉莫去了。

特朗普暂避风头

国会的怒火正烧向白宫,除了民主党人在步步紧逼,共和党内也在背弃特朗普:曾在2016年坚定支持特朗普的共和党人、新泽西州前州长克里斯蒂,公开指责特朗普煽动暴力的言行足以被弹劾,要求共和党议员“按良心投票”;好莱坞影星、曾代表共和党在“深蓝”的加州拿下州长宝座的施瓦辛格厉声指责特朗普“将作为最糟糕的总统载入史册”;共和党资深政客、前国务卿鲍威尔宣布退出共和党;美国国土安全部代理部长查德·沃尔夫11日辞职,成为美国国会暴力冲击事件后辞职的第三位政府成员。

此时,特朗普却选择前往得克萨斯州考察美墨边境墙。他当然不是为了看风景去的,相比于民主党势头正盛的华盛顿,被称为共和党铁杆票仓的“深红州”得克萨斯更容易给他日渐稀缺的安全感。

在登机前,特朗普自国会暴乱事件后首次公开露面。他否认自己需为支持者闯入国会事件负责,还表示相关弹劾对美国“很危险”,是“政治史上最大‘猎巫’行动的延续”。

同时,边境墙是特朗普备受争议、却深得支持者赞同的移民政策的象征。特朗普此行借机邀功,缓解压力的意味明显。更加别有深意的是,阿拉莫并非寂寂无名之地。1836年2月,200名得克萨斯民兵在面对超过3000人的墨西哥军队时战到了最后一刻,史称阿拉莫之战。这被美国人认为是勇气和牺牲精神的象征。可见,特朗普的“内心戏”应该是相当丰富。

佩洛西急不可耐

在启程前往得克萨斯之前,特朗普与副总统彭斯见了一面,这是国会骚乱后两人的首次会面。连日来,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一直施压彭斯,要求后者援引宪法第25条修正案迫使总统停职。尽管彭斯与特朗普的裂痕越来越大,但彭斯并未打算“落井下石”。

当地时间12日,美国国会众议院投票,以222票赞成、204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决议,要求彭斯罢免总统特朗普。12日晚,彭斯表示,他不会启动美国宪法第25条修正案将总统特朗普免职,他表示,“不认为这样的行动符合我们国家的最佳利益”。

一心“倒特”的佩洛西当然很着急。10日,佩洛西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新闻节目《60分钟》中高调展示了自己在国会暴乱中一片狼藉的办公室,还表示暴力分子在闯入办公室后寻找自己。

佩洛西原本寄望于彭斯,但彭斯不启动罢免特朗普的程序,即便众议院通过弹劾案,休会至1月19日的参议院也肯定没有足够时间在1月20日总统权力交接前进行审定。何况,审定需要参议院三分之二的议员投下赞成票,而改选后的参议院民主党只占有微弱优势。

时间不等人。民主党11日已向国会众议院正式提交了针对特朗普的弹劾条款草案,指责特朗普“煽动叛乱”“严重危害美国及其政府机构的安全,威胁民主制度的完整性,干涉权力的和平过渡”,宣布最早于13日就弹劾决议投票。

尽管据美媒报道,一些共和党议员也在考虑投下赞成票。但弹劾的难度可想而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弹劾更像是一种政治姿态的宣示,也是对特朗普的羞辱。

美国“大片”未结束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沈丁立分析,民主党此举是要彻底打压特朗普,迫使部分共和党人与特朗普切割,既打压共和党势力,又阻断特朗普再度崛起的可能,以便民主党长期执政,按自己的理念重塑美国。

根据美国宪法,即便特朗普1月20日交权下台,国会仍可对其审议定罪。一旦特朗普被定罪,参议院有权剥夺其在未来担任公职的权利,且只需简单多数通过即可。但沈丁立强调,虽然形势暂时对民主党有利,佩洛西却并非稳操胜局。

一方面,特朗普似乎有意“以退为进”,通过要求全美13日降半旗向国会暴乱中遇难的警察致哀,以及批准华盛顿进入紧急状态,尤其是与彭斯修好关系,来稳住共和党内的不满力量。另一方面,特朗普虽然谴责冲击国会的暴徒,但这并没有影响到7000多万铁杆粉丝对他的支持。沈丁立认为,部分特朗普支持者会进行反思,但主体仍会坚定支持特朗普。

对此,国会两党议员也并非没有顾虑。一旦弹劾导致社会形势进一步混乱,麻烦最终还是拜登的。民主党内部基于这些顾虑,也没有就弹劾案达成完全一致。部分议员希望拜登出面叫停弹劾程序,不过,拜登表示此事取决于国会。

“这就是美国”,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主播唐·莱蒙在报道国会骚乱后,这样无奈评论。历史永远没有剧本,“勤王”与“擒王”大戏现在看来都还没有结束。

本报记者 杨一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