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扒鸡生产线
杨安镇被称作“味都” 德州晚报供图
冬小麦返青的三月,山东德州广袤大地上绿意葱茏。地处鲁西北平原区,德州是农业大市,也是全国首个整建制粮食生产“吨粮地级市”。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山东省要求德州市“率先突破”。
3月31日至4月1日,由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中共德州市委宣传部主办,德州晚报社承办的“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乡村振兴德州行采访活动举行,记者走进田间地头,记录乡村新景。
田头来了“90后”硕士
“90后”硕士何石宝老家在湖南,2017年农学专业毕业后来德州市平原县,成了土地鲁望农业公司的一名“新农人”。如今,他与妻子管理着数千亩耕地。而公司已流转土地6万亩,有75%实现适度规模经营。青青麦苗田,有大型自走式灌溉机自动浇灌。“大家伙”有多厉害?村民最清楚:灌溉机长约300米,转一圈需要60个小时,能浇500亩地;如果用一台传统的设备浇,需20天才能浇完……现代化规模种植,种养循环的绿色模式,让不可能变可能。专业知识也在田头“开花结果”,几年时间里,何石宝不仅让农场内小麦玉米产量增加,还种出了品质上乘的糯玉米、黑小麦。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民,也离不开有学识、有热情的“新农人”。年轻人扎根农村,给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德州市农业和农村局副局长张连臣说,2015年后,德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土地确权、流转,开始规模化现代化生产。公路、水利、基本装备、通讯、物联网等条件成熟,让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具备基本条件和坚实基础。平原地区曾“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土地流转、收益固定的前提下,有了三个去向:种田能手继续耕耘;部分转向居所周边的二三产业;另一部分进城打工。原有农民工作呈现多样化,收入不断提高,现代化农业发展,也为“新农人”提供岗位和舞台。
法月萍是南京大学博士,辞掉年薪200万元的工作跑到禹城农村养蚯蚓。蚯蚓粪是高端有机肥,蚯蚓提取的活性酶多肽液是优良的叶面喷施肥。这个当初受嘲讽的博士在属于自己的田野里驰骋,坚定地说“选择对了”。截至2020年底,德州培育省市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20家,备案省级“农科驿站”达90家;同时推多项优惠政策,让已离开土地的能人返乡创业。在吸引高层次人才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德州也加大对本地农民培训力度。2020年完成经营管理培训2767人、培训农民34470人,开展“乡村振兴农业大讲堂”,科技帮扶农民9100余人次。
因地制宜融合发展
前些年,受枣产业低谷影响,枣乡乐陵的老百姓不愿再“伺候”枣树,一度出现砍掉百年枣树改种粮食现象。2019年,乐陵市朱集镇政府成立红枣合作联合社,推“合作社+”模式,一举扭转管理、销售、品牌等制约发展的问题。王双志村是受益村之一。镇上通过社会化合作,在村里建起30个智慧大棚,让枣树“住进”大棚,实现标准化、智慧化、无公害管理,延长小枣生产周期,提升小枣品质。这是德州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缩影。资料显示,德州累计有8331个村成立新的集体经济组织并完成登记赋码。
在乡村振兴发展中,产业兴旺是重点。德州市乡村振兴工作专班梳理总结出13种融合发展模式,“依托确定性优势融合”是最重要的大项。一系列探索已取得成效——同在乐陵,杨安镇发展调味品产业已30多年,更被誉为“中国味都”,全镇调料加工企业达192家;千年大运河万家古贝春以酒为载体,古贝春集团在周边农田设5万亩原粮基地,拉动农民增收,用非遗助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德州扒鸡名满天下,近年来,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发挥产业引领作用,从粮食种植、饲料加工到养殖,打造绿色全产业链;夏津县有百年以上古桑树2万多棵,当地进一步拉伸桑产业链条,桑产品加工、品牌建设、旅游等全面开花,农民收益节节攀升……
在德州,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大量资金、技术、人才转向农村,让农村享受到更多发展的红利。各区域不尽相同的发展之路,更显各美其美、百花齐放。 本报记者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