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
少年小说《乌兰牧骑的孩子》里有看不尽的精彩,白银花村的童年世界让人眷恋不舍。出彩的叙事语言、立体饱满的人物、民族情怀、时代记忆与童年精神的完美融合,使其堪称为一部文学大家为孩子们献上的童真世界的礼物,更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精彩之作。
对草原的凝望与书写,一直是作家鲍尔吉·原野的创作主题,他的散文因呈现雄浑细腻的独特美学而在当代被广为称道。而在《乌兰牧骑的孩子》这部少年小说中,他不只倾注了对生命来处的茫茫草原的丰厚感情,对蒙古族人民深沉的爱,对民族文化的敬重与珍惜,更是首次将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这一时代印记纳入原创文学的创作视域,借由五个蒙古族少年的视角写出了曾经的草原传奇与牧民温暖相伴的真挚情谊,创造了一个草原深处澄明奇异的童年世界。
乌兰牧骑,是蒙古族语的音译,意为“红色的嫩芽”,指的是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草原的文艺小分队。当年,这种由几人或十几人组成的小分队赶着马车,顶风冒雪,从一个蒙古包到另一个蒙古包,为偏远地区的农牧民表演文艺节目,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生活帮扶,深受农牧民喜爱。鲍尔吉·原野的长辈中有乌兰牧骑的老队员,熟悉他们过去的生活并崇敬他们为牧民所作的贡献,《乌兰牧骑的孩子》正是以乌兰牧骑队员子女的视角写出的作品。
书中的乌兰牧骑队员生动可爱,鲜活感人,他们不是一个传说中的符号化人物,而是具体生活中孩子的父亲、队员的朋友、牧民的家人。为牧民表演节目、展示汽灯和半导体收音机、帮牧民干农活、给牧民理发并按摩,甚至深夜赶车送难产的妇女去医院而摔断了腿。作品中塑造的乌兰牧骑是红色文艺轻骑兵,也是有血有肉的平凡英雄,这样的人物不仅温暖了牧民的心,给他们的孩子做出了榜样,并将感染读者,传递诚实、善良、英勇的品格。
作为跨界少儿文学领域的第一部长篇,《乌兰牧骑的孩子》也是鲍尔吉·原野在历经人世间的伤痛后,对童年的一次完整而又长久的回望。鲍尔吉·原野调动了自己的童年经验,并在叙事中加入了他对童年精神的理解,对成长中少年的由衷关怀,塑造出了儿童文学作品中难得一见的、充满着蓬勃新鲜孩子气的群像人物——自信的铁木耳、善良的金桃、淳朴的海兰花、憨厚的巴根、淘气的江格尔,个性迥异的五个孩子如同成长在草原上的五彩的“嫩芽”,自由欢快地向我们奔来。“诗意和想象力是让小说飞上雄浑的云端的两只强劲翅膀。”鲍尔吉·原野曾这样说。
《乌兰牧骑的孩子》的语言诗意灵动,想象丰富,营造了一个纯净的童年之境。幻想去赛罕汗乌拉山寻找神鸟,贸然走进沙漠,帮助农牧民捡拾牛羊粪、拉干草,教牧民学习蒙古族文字母,为给花兰奶奶买药捡羊毛,甚至发现日本人遗留的防御工事……这里有孩子的天真纯粹与丰富的想象力,有冒险和游戏精神,更显现了生命原初之时那片凝聚真善美的纯洁心灵。在白银花村,孩子们和他们身为乌兰牧骑的父母一起,以一份弱小之力帮助牧民,不可不说撼动人心。他们何尝不是另一种乌兰牧骑的化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