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人议论“介漂亮的小姑娘为啥要拉讨饭二胡”,到成为中国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音乐代言人”,马晓晖心怀“三个感恩”。
首先,她感恩父母——虽然他们都是大学理工科教授,但是依然支持她学习文艺。“我妈在我房间的三面墙上,都贴上‘滴水穿石’‘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励志的话,还时常换内容。”所以,马晓晖很自律,13岁离家到上海读上音附中,25岁前就读遍了杰出女性传记。她记得伊丽莎白·泰勒的名言是:“我活过了(I have lived)。”
其次,她感恩上海:“见证了我的艺术和生活”。她祖籍辽宁,生于四川,爷爷是满族,但她觉得自己更倾向于海派文化,在两根弦的二胡里寻找乾坤,触摸刚柔并济。
再者,她感恩多元文化,“走得多,看得多,就去掉了因为见识有限才有的高傲。”自1998年成为参加德国石荷州艺术节的第一位中国音乐家起至今,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在德国出版第一张唱片《来自中国的新色彩》(《New Colour of China》),在德国和日本都有经纪公司,在美国大学巡演……世界多彩文化也让她懂得,彼此尊重是交往的最大前提。“我被无数人拥抱,我也会报之更多人拥抱……”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