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翔
本周末,迄今为止有铭青铜鼎中最大的两件——大盂鼎、大克鼎将亮相上海博物馆的“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特展”。同期展出的还有自殷商晚期至春秋战国的有铭青铜鼎21件,均为上海博物馆1952年成立以来社会各界人士的慷慨捐赠。
如果直接告诉孩子“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他可能很难理解。但是如果你站在一件青铜鼎边上告诉他,让他亲身感受鼎的高大和厚重,他就会容易明白,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潘氏家族捐赠的大盂鼎、大克鼎,与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毛公鼎合称为“海内三宝”,它们的故事堪称中国文物天地最壮美、最瑰丽的诗篇之一。
博物馆如果仅有好的硬件设施并不值得骄傲,关键是要让文物“活”起来,展现出文化继往开来的发展与辉煌。展品不是冰冷的,它记载着前人的技巧和智慧,也蕴涵着今天的内涵和价值。一个好的展览,关键是要找到与当下的契合点,并激发与观众的情感共鸣,加上精心设计,让参观者有意义、有趣味地分享这份文化自信的韵味与魅力。
博物馆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目的并非经济产出,而是生产、传播知识,基于展品资源培养教育和创新价值。博物馆不仅仅是人们参访的建筑实体,更重要的是要拥有影响力,从而成为引领文化话题、成为更广泛的文化讨论和文化理解的代言人。
今天,博物馆与城市和文化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拥有巨大的机遇,也充满责任。全球各大城市的博物馆都在寻找自身的新角色、新责任和新期望,努力助推城市的发展,并致力于与其所在城市的形象发生联系,因为博物馆不仅为今天的城市记录过去,而且为未来的城市保留今天。
从这个角度来说,“鼎盛千秋”的意义不仅在于大盂鼎、大克鼎的再度聚首,而且从这21件有铭青铜鼎中能读懂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影响力,而这也是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并将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路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