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动物园的垃圾箱增加动物元素,可回收物投口形状各异,小区垃圾箱房“微改造”,试点“建筑垃圾不落地”……上海实施垃圾分类已近两年,垃圾分类如何更“精细化”?记者近日获悉,上海探索垃圾分类精细化,全市地标和窗口区域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将逐步推广。
上海动物园广场上,几组崭新的垃圾箱变身“斑马箱”,引来不少小朋友好奇围观。仔细看,可回收物桶的投口更有玄机,原本一个大口分为了三个小口——扁平的投废旧纸张,圆形的扔易拉罐等废金属,方形的投油桶、矿泉水瓶等废塑料。不同投口内部,对应着不同的收集容器,将可回收物分门别类收集。
程家桥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于义忠介绍,投口的数量和形状也是根据调研决定的。“我们观察发现,在道路和公共场所中,可回收物投放最多的是塑料瓶,其次是纸张。而在动物园区域,因为来玩的小朋友多,牛奶盒也多一些,所以投口特意做成方形的。”此外,扩大投口且将投口边缘做成了斜坡式,便于孩子们投放。
垃圾桶“变身”,只是程家桥街道垃圾分类迈向2.0版本的内容之一。这个从2017年就开始进行垃圾分类探索的街道,囊括了居民区、沿街商铺、学校、企事业单位、虹桥机场、上海动物园等各种类型的区域,如何令垃圾分类更“精细化”?
在程桥二村、新程小区、机场新村三个小区,最近推出了一种拖挂式铁皮箱。居民只要在网上申报、缴费,就能将按袋收费的装修垃圾投入铁皮箱。箱子有自动预警功能,满溢就会报警,物业会及时通知清运公司将箱子运走。这就是程家桥街道垃圾分类新示范中,对于“建筑垃圾不落地”的探索,程家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游雁表示,正在探索将其纳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中,在有条件的小区逐步实施装修垃圾、大件垃圾便民收运服务新模式。此外,诸如程桥二村等小区内的垃圾箱房,也悄悄“变身”,在一平方米的空间里进行“微改造”。箱房里新装了一排不锈钢格子,可以暂存各种可回收物,解决了可回收物存放的难题。
记者获悉,程家桥街道联手上海市资源利用和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虹桥国际机场公司、上海动物园、上海地铁第一运营有限公司进行共建,开启“垃圾分类新示范”。
在任务清单中,包括推进地标和窗口区域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试点、区域内所有餐饮企业开启“微减量、为健康”光盘行动、改造垃圾箱房使其成为环境优美的“网红打卡地”等,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
而在全市层面,各区的地标和窗口区域都在逐步推广可回收物精细化分类。上海市资源利用和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单位垃圾分类推进科副科长郁海峰透露,目前,诸如一大会址周边、徐家汇商圈、九六广场、嘉里中心等处,都已启用“一口变多口”的可回收物桶,下一步将对试点区域的投放数据进行分析,让申城垃圾分类投放和回收的精细度获进一步提升。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