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3日 星期三
内页导读 内页导读 乌龙球 科创板绽放“硬科技”之花
第13版:新民财经 2021-07-10

科创板绽放“硬科技”之花

图IC

首席记者 连建明

本月将迎来科创板开市2周年,科创板上市股票数量也在上周突破300只,科创板近期市场表现也非常好,科创50指数今年以来涨幅超过15%,是表现最好的指数之一,今年已经有19只科创板股票涨幅翻倍,科创板又成为市场热点。更重要的是,科创板“硬科技”成色明显,改革“试验田”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1 科创板公司突破300家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首批25只股票上市。本月即将迎来科创板开市2周年,科创板市场规模稳步壮大。今年6月28日,随着力芯微和工大高科在科创板上市,科创板上市公司已达300家。

从2019年7月22日首批上市25家,到2020年4月29日100家、2020年12月7日200家,再到上周的300家,科创板上市速度在加快。第一个100家,用了9个月;第二个100家,用了8个月;第三个100家,只用了6个月。仅仅2年时间,科创板上市公司就突破300家,发展非常快,当初创业板设立后,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00家用了近3年时间。

2020年科创板发行上市145家,首发融资2226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60%、107%、170%,IPO额接近A股同期的一半。今年上半年,科创板新增86家,合计募资702.74亿元,占A股IPO三分之一。去年上半年,科创板上市46家,募集资金507.58亿元,科创板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数量和募资额,同比分别增长87%和38%。

这些数据显示科创板发展速度很快。上周,全球最大的植保公司和第三大种子公司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申请已获受理,拟申请公开发行不超过27.86亿股,计划募集资金650亿元。如果下半年在科创板发行上市,将创出科创板IPO新高,科创板规模也将上新台阶。截至本周四,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已经是305家,总市值4.76万亿元。

2 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

市场规模稳步壮大的同时,科创板支持“硬科技”的示范效应初步显现,改革“试验田”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各项制度初步经受住市场的检验。

从25家到300家,科创板的科创属性要求始终鲜明。从行业分布来看,305家公司聚焦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104家,生物医药行业69家,高端装备制造行业62家,新材料行业33家,节能环保行业25家,新能源行业12家。

科创板的产业集聚效应逐步形成。以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两大科创板代表性集聚产业为例,集成电路产业链公司增加至31家,接近A股集成电路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生物医药行业公司数量增长至69家,治疗领域涵盖癌症、艾滋病、乙肝、丙肝、水痘等多种疾病。此外,光伏、动力电池等绿色产业的上下游企业也陆续登陆科创板。

上周,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2020年工作报告,对于今年工作,提出稳步推进科创板建设,坚守好科创板定位,助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推动“应科尽科”。

3 科创50指数表现出色

今年以来,科创板市场表现也相当好。

科创板国际影响力在扩大。最近半年,科创板股票相继纳入沪股通标的、富时罗素A股指数、MSCI旗舰指数;同时,首只跟踪上交所科创50指数的ETF产品“金瑞上证科创50ETF”登陆纽交所。截至目前,参与科创板的国际投资者既包括作为资产所有者的新加坡政府公司、阿布达比投资局等知名主权财富基金以及魁北克储蓄投资集团等养老金,也包括摩根资产管理、施罗德投资管理等大型资产管理公司。不难看出,作为国际资本市场的“新势力”,科创板公司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提升,科创板“国际范”越来越足。

科创板经过一段时间调整,近期走势较强。科创50指数从今年3月最低的1212.34点,一路上涨到本周四最高的1616.7点,3个月时间涨幅高达33%。比较今年上半年几个指数,科创50指数上半年涨幅达14.01%,上证指数今年上半年涨幅仅有3.4%,深证成指今年上半年上涨4.76%,沪深300指数上半年微张0.24%,相比之下,科创50指数是表现最好的,仅次于创业板指数上半年17.22%的涨幅。

一批科创板股票涨幅也相当不错,截至本周四,45只科创板股票今年涨幅超过50%,其中,19只股票涨幅超过100%,涨幅最大的明微电子,今年涨幅高达517%。

梳理这些牛股,两个特征值得关注。一是不少股票是细分领域中的龙头股,比如锂电行业中的容百科技、LED驱动芯片龙头明微电子等。二是多个新赛道涌现,相关股票在A股市场具备稀缺性,比如工业软件领域的柏楚电子、机器视觉领域的奥普特、硬质合金刀具领域的华锐精密、科学服务产业领域的泰坦科技、阿拉丁等。

截至本周四,科创50指数大涨15.63%。科创板大涨一方面是由于前期调整充分,估值端有相对优势;另一方面,多数成分股一季报业绩继续高增长,成长特征明显。

4 公司业绩增速高于主板

科创板公司业绩增速非常高,2020年,科创板上市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4084.38亿元,同比增长15.51%;实现归母净利润500.86亿元,同比增长59.13%。今年一季度科创板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一季度共计实现营业收入981.55亿元,同比增长70.88%;实现归母净利润119.91亿元,同比增长216.40%。

科创板公司业绩增速明显高于主板公司,即将进入半年报披露期,目前已经有45家科创板公司发布业绩预告,33家公司预告今年上半年业绩增长50%以上,其中,23家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速超过100%,业绩增速最高的是热景生物,上半年净利润高达13.8——16亿元,同比增长800倍左右。显然,上半年科创板公司业绩增速依然很高。

5 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更值得一提的是,科创板公司研发力度非常大,并且取得很好效果。2020年,科创板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全年合计投入研发金额384.18亿元,同比增长22.61%。其中,中芯国际、君实生物、中国通号等15家公司研发投入超过5亿元;寒武纪、金山办公等8家公司连续两年研发投入占比超过30%。同时,科创板已汇聚了一支超过7.5万人的科研队伍,平均每家公司超过280人,平均每家公司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接近三成,稳定的科技人才队伍为科创板公司持续推进科研攻关奠定了坚实基础。

得益于持续稳定的高研发投入,2020年科创板公司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突破。新增专利方面,全年合计新增知识产权16300项,其中发明专利达到4500项。科技成果方面,2020年,中芯国际完成先进制程1.5万片FinFET安装产能目标;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作为首个国产PD-1产品,新增鼻咽癌、尿路上皮癌适应症;中国通号完成自主化CTCS-3级列控系统成套装备在京港高铁(合安段)的工程应用;天合光能推出210大尺寸硅片、电池及组件,引领行业正式迈入光伏600W新时代。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上个月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科创板改革整体效果较好,集聚了一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科创企业,符合预期,支持“硬科技”的示范效应初步显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