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6日 星期日
霜林雨过图 (国画) 四代喜相逢 热爱你求学的城市 倔犟的山药 委羽方石静 饮酒的女人
第12版:夜光杯 2021-07-31

饮酒的女人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顾艳

我在超市买葡萄酒,想起女人饮酒,就想起了江南女人与北方女人饮酒的区别。江南女人饮酒,更注重情调与心情。尤其是宅家女人,很少或者几乎没有适当的场合交流、倾诉和沟通。酒便成了她们情绪的平衡剂,使她们唤醒激情,重新找到了生命的活力与光彩。

女人饮酒,自古以来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譬如:武则天祭天地亲政、杨贵妃为情浇愁、李清照斟酒赋诗、潘金莲借酒叛逆……都不同层次地表现了特有的女性酒文化,体现了她们生命的辉煌与衰颓,流露了她们不同程度的压抑内向又豁达自解的风流。

然而这些大名鼎鼎的饮酒女人,都是北方女人。可见北方女人饮酒,是可以饮出豪情来的。江南女人则懂得养生。她们饮酒一般频率较低,若醉酒都是一次感情上的涅槃。李清照说:“浓睡不消残酒……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样刻骨铭心的词句,是她孤单寂寞的见证,后世有多少人懂得李清照的寂寞?也许只有与酒结缘的寂寞女人,才能真正懂得。

我小时候学会了饮酒。江南人每当杨梅上市,就会把杨梅拿来浸白酒;宛如外国人喝酒,喜欢往酒里加冰块,或者掺点其他酒一样。杨梅烧酒是一种很有名气的家庭自制酒,温柔的主妇会找出圆口大瓶,挑选最好的杨梅浸白酒。

我父母都会饮酒。每年五月,母亲会浸两瓶杨梅烧酒。每天晚上喝上一小盅儿,两大瓶酒足够他们喝到秋天了;但我们三兄妹小时候没有零食,一个个爬到食品橱里去偷吃杨梅。先是偷一颗,接着就偷两颗、三颗。我们吃了杨梅都没有醉的感觉,而且杨梅经酒一泡,比原来酥软,还有点儿甜。

我们三兄妹,就是偷吃杨梅开始学会了饮酒。杨梅烧酒的特点是消暑、解毒。我们偷吃了烧酒里的杨梅后,好像有清凉作用,一个夏天不长痱子。母亲知道我们偷吃杨梅,说:“不要吃醉了”,可她自己却喝醉了。母亲喝醉后,吐了满满一地,仿佛把身体内的毒素与烦恼都吐出来了。

在那个年月,母亲精神上与生活上支撑一个家,相当不容易。如今,母亲去天国已经两周年。母亲已经不在了,家具还是从前的摆设,木柜里那瓶陈封的白酒还在。我多想回家去看看,待杨梅上市了,满满地浸泡一瓶。

说起喝酒,记忆最深的是2004年,我随“中国诗歌万里行”去云南昆明、楚雄等地,那里的人热情好客,穿着民族服装的“阿表妹”劝酒能力极强,似乎是一路喝过去,酒意蹒跚中,月亮特别美,与小时候偷吃杨梅烧酒完全是两种境界。都说酒后能赋诗,这话一点不假。

那天我们在弥渡县五台山与“阿表妹”们一起联欢,大家围个圈,边喝酒、边看舞蹈。站在身后的“阿表妹”们不停地斟酒,让我喝了一杯又一杯。喝得醉意朦胧时,我被大家邀请着走上舞台,跳了一支民族舞蹈。

那晚回到宾馆,我把白酒当开水又喝了一杯,真正地醉了,醉得恰到好处。我望着窗外的圆月,突然诗意蓬勃地、一口气写了两百多行的长诗《走进彝州》。我这样的酒量,是不是也有北方女人饮酒的豪情了?

如今,时尚的女人饮酒都去酒吧了。我算不上时尚,只是异国他乡的酒吧里,少了我儿时的杨梅烧酒。那些尘封的往事,只能写在文字里,留在记忆中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