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长护险居家服务对标“团体标准” 共筑校园电信网络诈骗“防火墙” “路人”的烦恼 解封了,今天可以接儿子放学啦!
第6版:上海新闻 2021-09-03
界龙花苑小区调为“低风险”,“逆行”的志愿者笑开颜

解封了,今天可以接儿子放学啦!

今天零时起,浦东新区界龙花苑小区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界龙花苑的居民开心地走出小区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自今天零时起,浦东新区川沙新镇川环南路1049弄界龙花苑小区、盐朝公路798号锦江之星(东海镇店)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上海其余区域风险等级不变。

目前,本市除了祝桥镇的两个小区外,均为低风险地区。听到宣布解封的那一刻,仍在坚守岗位的志愿者宋冰冰开心地说,“终于可以接儿子放学了!”

逆行

1988年出生的宋冰冰,在疫情发生后主动逆行进入界龙花苑。宋冰冰是一名社工,自己家住在祝桥镇,父母家住在界龙花苑,开车近20分钟路程。

“8月20日,我接到单位电话,问我是否住在界龙花苑,因为我登记的地址是父母家。”尽管当时宋冰冰并不住在界龙花苑,但听说小区里急缺志愿者,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她第一时间主动提出进小区服务。同时,城南社区副主任陆小凤和妙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赵明也“逆行”进入,迅速组建了临时党支部。

封闭小区里工作忙碌,比想象中更辛苦。当天晚上,宋冰冰就和民警志愿者等一起开始扫楼。敲不开门的怎么办?民警支招,看电表是否在转;租房子的,找物业联系房主,确保没有一户遗漏,最终敲开了全部有人居住的房间。当时已经是晚上12时以后了。扫楼刚结束,大家马上又商讨核酸检测的方案,一直研究到凌晨3时。这样白天晚上“连轴转”的情况,至少过了一周才稍微轻松一点。

宋冰冰告诉记者,隔离两周以来,自己只和正在上幼儿园的儿子视频聊天过两次。有一天她正在做志愿者,突然看到一个和儿子差不多大的孩子来做核酸检测,很配合。她马上联想到自己的孩子,“他如果在,会不会也这么乖呢?”想着想着,泪水就不由滚落下来。“终于解封了,今天放学我终于可以去接儿子了!”

守望

虽然小区封闭了,但爱的心门却是敞开的。200多名志愿者在临时党支部的带领下,主动参与到封闭小区的各项工作中。

汪玲是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的一名护士,她告诉记者,“平时上班下班两点一线,和邻居几乎不打交道。”8月20日上午,她刚想出门上班,没想到发现小区封闭了。“既然上不了班了,不如就在小区里做志愿者吧。”

她随即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派上了大用场。小区里有7名孕妇,其中一名孕妇的预产期是9月13日,却因为小区封闭不能出去产检,一度有点焦虑。汪玲马上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发给她防止下肢静脉栓塞的做操图,同时指导她数好胎动。在她的疏导下,孕妇慢慢放松了心情,在小区里安心待产,情况稳定。

此前,由于汪玲曾经去隔离点采样,对核酸检测有一定经验。在她的出谋划策下,大家一起商量,不断优化方案,结果界龙花苑的核酸检测工作效率越来越高。“第一次检测用了3.5小时,第二次3小时,第三次2.5小时,昨天的第四次只用了1.5小时!”

居民的核酸检测服务越来越快捷,但因为这几天高温,医护人员等都要身着防护服,闷热难当,几名医护人员在核酸检测时中暑。目睹这一切,昨天晚上,观澜小学四年级的王则心和6岁的王鸿阳,不约而同地为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叔叔阿姨画画表达内心的感激:“您辛苦了!”

解封了!社区干部、志愿者们依然站好最后一班岗。许多人在听到官宣后,纷纷来社区开具误工证明,当天晚上就开具了300多张;虽然解封了,小区的大门依然要守好,志愿者们为居民发放了1800多张出入小区的通行证,小区外进入的人需要测温、验码、登记后才能进入。

今天,吴爱珍特地为住在界龙花苑小区里的92岁母亲以及两位志愿者徐月英、叶国英送上3束鲜花,表示祝贺、更表达感谢:“多谢你们把妈妈照顾得那么好!”据悉,小区封闭期间,社区为26位75周岁以上独居老人免费送三餐上门,每天都有志愿者上门看望问候,这些老人都安然度过了这段特殊的时光。

首席记者 宋宁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