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艺术,不仅仅是用来摆拍的 艺术教育谨防“证书化”
第12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1-09-26

艺术教育谨防“证书化”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 郭新洋 摄

扫一扫请关注“新民艺评”

◆石俊

在“双减”的背景下,艺术素质教育受到学校与家长高度重视,学校积极引进和设置校园内的各类艺术课程及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家长的积极性则让各式艺术培训机构从咨询到报读都火爆了起来。

艺术教育是以美启真、开发机能、升华心灵的素质与素养教育。在推广和参与时还是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项目与学生身心发育的匹配,学生兴趣爱好的导引等,更要避免将艺术素质教育再次渗入功利化的色彩,其最明显的一个标识就是家长和学校难以遏制的追求“证书”倾向。

这里所说的证书主要指“获奖证书”与“艺术等级证书”两大类。它们似乎证明学校或学生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教育并拥有了不一般的艺术素养,然而过于功利化的目的会将好事变成坏事,甚至让人陷入不良机构和人员设计的“套路”之中。

人人获“奖”

先说“获奖证书”,对学校而言会产生艺术教育“政绩化”和受众学生“精英化”的导向误区。作者曾和团队一起研发与引进了数个系列的校园戏剧课程,在与学校交流过程中就遇到很多校领导希望有展示和创排节目评奖的环节。首先对于校园内外必要的艺术展示不可一概否定,适时适当的艺术展演或展示可以增加同学的信念感、检验教与学两方面是否达到目标,也可以让家长看到艺术教育在孩子身上产生的身心素养提高的效果。然而单纯为展示而教学甚至为参演参赛而改变艺术教育及艺术课程规律都是不足取的,它违背了艺术教育的科学性和进程性。追求展示与评奖的校内艺术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拔优”,一般展演或参赛时,老师会将教学中心放在少部分即将上台的同学身上,而其他同学或在一旁无所事事。一旦如此,这就有违教育的公平施予原则。你如何知道坐在一旁冷板凳上的那个不起眼的男孩不是下一个“贾樟柯”或“黄豆豆”?

如果说学校参加的评奖展演大多是教育与文化部门组织的公益与较为权威的活动,那么,家长或在机构引导下参加的各种青少年“才艺”大赛则良莠不齐。那些看上去“抬头”吓人的全国大赛,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例如今年有个声势浩大的全国青少年朗诵大赛,主办方是某市郊区文联,那些支付了上千元参赛费、上万元辅导费与旅行食宿费的家长,谁也不会再花一笔旅费去问协会领导,是否真的参与了这个赛事还是仅借出了一个公章。至于挂靠名校的套路,一般是外包公司的栏目组或挂名校“抬头”的校友会或早已脱钩的三产公司。评奖过程更是荒诞荒唐,合影时可以发现,每个人都捧着奖杯和奖状。

个个有“证”

和混乱的评奖圈相比,青少年艺术教育等级考因为收费较低,组织方大多是相对权威的院校或官方艺术组织,所以受到更多家长与学生的青睐,尤其是“朗诵”“钢琴”“舞蹈”三大类,每年参加的学生数以万计。然而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各家机构的考级级数都不少——九级十级或十二级,而且一般不可越级考。收费虽然看着不高,但所有级数都考下来开销也是不小。其实家长可否想一想,自己读大学时虽然英语有“四六级”,但哪位参加过大学英语五级的考试?还有,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学会抬一下腿就可以捧回一张一级的芭蕾舞证书,是否可笑?你又是否听得出朗诵八级与九级的区别?

过去这些证书还是有不少“用处”,可以是择校的筹码或艺考的敲门砖。然而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些证书的功能将会大大降低。其实这些证书的盛行也是家长为教育产业“内卷”无奈交出的智商税。

今天我们继续推广艺术素质教育,一定要谨防“证书化”倾向,减少表面文章与无谓的损耗,这也是遏制另一种“增负”。

人人获“奖”,个个有“证”看似皆大欢喜,实则不然。获奖的“抬头”越来越大,证书的等级越来越高,看似展示的是孩子的才艺,实则炫耀的是家长的资源。

艺术是一种美的素养,其实你看那学过芭蕾舞或拉丁舞的女孩的婀娜,听那学过美声或朗诵的男孩的语调昂扬,就会知道获益和证明的是受教育者本身,而不是外在的证书或标签。将追求证书所耗费的时间和金钱转化为一次艺术的体验之旅或者观摩一次经典的演出,在学校内的艺术教育中体会中华传统美的精粹,在师资良好的艺术培训机构里提高个人的艺术技能与身心的机能,在一场场艺术活动中学会交流与交往,让孩子找到更好的自己,展示更美的自己,为自己和家庭与社会创造出更多的和谐与美好,这才是艺术教育最好的“证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