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长三角一体化健康促进行动启动 “全民运动会” 每周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有益健康
第8版:综合新闻 2021-09-27

“全民运动会”

关尹

最近一段时间,正在陕西采访第十四届全运会,这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之前,国内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体育盛会。前两日,在微信群里分享一则全运热点新闻,有朋友忽然跳出来说了句,“从1997年上海的八运会之后,就已经很少关心全运会,感觉越来越变味了。”

这个朋友的话,虽有些极端,但确实也能代表一部分人的心态。过去的几届全运会,都爆出过一些“黑幕”,让分、让球、消极比赛、瓜分金牌,竞技场变成了利益交换的名利场,因此难免伤了人心。还有一些人觉得,全运会只是体育系统内四年一次的“排排座,吃果果”,与我们普通人何干?

但也应该以更积极乐观的眼光,来看待变化中的全运会。实际上,现在的全运会不仅仅只是专业体育人的聚会,更多的已经与喜爱运动的老百姓息息相关。从2017年的天津全运会开始,就增加了群众体育项目的比赛,业余爱好者一样可以争金牌,这是全运会历史上的一次极其重大的突破。

本届陕西全运会,更是鲜明地提出了“全民全运、同心同行”的口号,甚至像广场舞、广播体操这样的民间项目,也首次以线上比赛的形式举办,吸引了近万人参赛,普及性更高的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等就更不用说了。

我还有一个朋友,人称光哥,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羽毛球。他并非专业选手,也是半路出家,水平却还蛮不错。虽已67岁“高龄”,还常常要和小他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打,挑战极限。我估计,如果他知道全运会有65岁以上组的比赛,肯定也是很有兴致去参加一回的。

时至今日,在全民健康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之际,我们已经看到了国人的体育回归人本的理念,竞技金牌并不是体育的全部。热爱体育锻炼,关注运动本身,才是体育的真正意义。

陕西全运会开幕前,习近平总书记特意强调了一点:“把群众性体育纳入全运会,组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就更好起到了举办全运会的作用。”所以,全运会不仅仅是“全国运动会”,更应该是“全民运动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