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滋味(粉画) 永远的全家福 被遗忘的战役 有些美好,独处时才能享受 为什么披萨饼不是大饼
第12版:夜光杯 2021-11-13

永远的全家福

陆伟斌

我到崇明农场两年后,应征入伍要去当兵了。这是1978年3月,当兵无上光荣,更何况我是从农场去当兵的,意味着退伍回来后就可以返沪了。农场的兄弟们都很羡慕我,家人更是欣喜万分。

当时去向是保密的,隐隐约约听说是祖国的大西南,很遥远的边疆。对此,我没有丝毫犹豫和退却。相反,一种戎马边关、马革裹尸的豪情油然而生。

出征的日期越来越近了,这是一段我永远难忘的美好时光。当时大哥在一家化工厂工作,大姐下乡4年后已抽调回沪,二姐还在农场,但这时为了送我也请假回到了家。加上父母和我,我们一家六口难得在非节假的日子里团聚在一起。

我领回了飘溢着棉布芬芳的草绿色军服和棉被。我第一次拥有这么多属于我一个人的新衣服,这对于一个家境清贫、经常补丁加身的我来说,简直是一种奢侈。全家都围观我的军装,喜悦之情萦绕在大家的心头。

大哥去冠龙照相店租来了一架120照相机,记录下这段美好时光的点点瞬间。先拍了一张普通的全家福,后来觉得我当兵后,我们兄弟姐妹四人的职业就有了特色:大哥是工厂干部,大姐回沪后当了一名警察,二姐在农场是医生,加上我,四人与工、农、兵、警、医都沾了边,于是就来了灵感,各人换上自己的职业装,拍下了第一张职业全家福。大哥穿的是中山装,大姐穿的是警服,二姐穿的是白大褂,我穿的是军装。大家抑制住心头的喜悦,以淡淡的微笑留下了这历史的瞬间。不知怎的,总觉得拍好的照片还不能充分反映当时的心境,于是,一张温暖我一生的全家福诞生了:大哥为我整军服,大姐在往我挎包里装糖果,二姐为我打背包,老爸老妈透过对面的镜子用慈祥眼光抚摸着我……我则成了镜头的焦点,享受着全家发自内心的欢笑带给我的关爱、祝福和期待……

出发前夜,我被要求早早上床休息。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妈妈在给我棉袄的袖口、下摆处缝上保护层,怕她不在我身边的时候衣服破了无人补;大哥在一刀一刀刻制一枚我的印章,作为兄长临别时给兄弟的一份情谊。昏暗的灯光下看着他们专注的背影,想想马上要离家远行,不知怎的鼻子有点发酸。

当兵第二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作为驻守云南的空军部队,我们被要求“轻装”,我放弃了许多“非必需”品,唯独这张照片始终贴胸藏在衬衣口袋,见证了我临战前的心路和投入各项战备任务。

我们一直在待命。最终我们没有接到战斗任务,与这场自卫反击战擦肩而过。

之后的数十年,走南闯北,风风雨雨,我始终珍藏着这张全家福。它们是我背后的一棵大树、严寒中的一缕阳光,茫茫大海中的一座灯塔。

“全家福”承载的是家风、亲情、文化……如春风细雨,伴随我们兄弟姐妹健康成长:大哥“官”至老总,始终廉洁奉公;大姐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成为《人民警察》杂志封面人物;二姐在农场入党、提干,后“顶替”回沪在一家纺织厂当人事科长;我也从一个普通民警成长为一名穿“白衬衫”的高级警官,回首往事,问心无愧。

今天,父母已离我们远去,昔日的儿女们也早已为人父人母。但由母爱、父爱和手足深情交织成的家风,历久弥新。

一张雪地里的照片,记得是在连队的仓库边上拍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