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丹)阳光不离线,空气比较干爽,适合换季洗晒。但与此同时,晴朗干燥的天气也十分适合静电的出没,一不小心就变成“静电星人”,带来生活小烦恼:开个门,触电了;握个手,来电了;脱件衣服,闪电了;连梳个头发,导电了!
空气相对湿度越低,产生静电可能性越大,当一天中最小相对湿度≤30%时,极易产生静电;当最小相对湿度30%~50%时,容易产生静电;但当最小相对湿度>65%时,产生静电的可能性接近于零,也就是说不能放电了。气象专家说,这几天申城的空气相对湿度在25%~70%间,还是较为容易产生静电的。
静电除了会造成生活的小尴尬,其实还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比如引起身体不适,表现为头痛、失眠、烦躁不安等;长期的静电接触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此外,静电还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引发神经性耳鸣、植物神经紊乱性失眠等。
要让人体少“放电”,一方面可以改造环境,增加空气湿度,经常给房屋通风换气,勤拖地,增开加湿器,或者放一些盆栽花草;另一方面,衣着上避免化纤类材料,或使用防静电的洗涤剂,降低放电成功率。此外,在摸门把手或水龙头前,用手摸一下墙壁或地面,能提前将体内静电“放”出去,避免自己被“电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