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仅靠三字求助  警医寻获患者 热带水果扎根金山 金山发现上海最大水蕨野生种群 加拿大鹅“翻车” 8424西瓜作假 借时容易还时难  计费规则不合理
第7版:社会新闻 2021-11-16

借时容易还时难 计费规则不合理

沪消保委测试共享充电宝,“槽点”多多

你以为已归还共享充电宝,系统却还在继续计费;用完充电宝后机柜无空位,导致无法归还;超时1分钟,也要按30分钟或60分钟计费;更严重的是个人信息已被企业收集了……近日,上海市消保委根据消费者反映的使用“痛点”,对多个品牌的共享充电宝进行了消费体察,发现共享充电宝问题多多。

归还后未停止计费

此次测试,针对“美团”“街电”“倍电”“搜电”“小电”“来电”“怪兽充电”“云充吧”“咻电”“V电”“电饱饱”等共享充电宝企业展开。

测试中发现的一大问题是,归还后未停止计费,这也是40%的消费者曾反映的问题。消保委发现,系统错误、充电宝插反或未插紧、需要二次点击确认终止充电等原因,都会导致问题发生,且消费者也未收到及时提醒。

在12个品牌中,只有“电饱饱”的机柜会语音提醒归还成功,其他品牌均需消费者自行确认。而系统也只有在扣费或长时间未归还时,才有手机提醒。

比如,“搜电”充电宝上有个物理按钮,归还后要按一下才停止计费,却没有提醒;“美团”等品牌部分机柜竖向插入,放入后要用力按压才能归还成功。

收费规则不太合理

此外,租借容易归还难和价格标识不显著、收费不合理,也是两大“槽点”。有23%的消费者反映因网点少、机柜无空位、夜间关门或人为阻拦等原因,难以找到空余机柜,导致无法归还、持续收费,联系客服也无法解决。体察发现,“电饱饱”“醒电”等部分机柜地址标注不明,“V电”“咻电”“云充吧”“搜电”等App或小程序上都存在地址标注不详细等原因而无法找到机柜的情况。

投诉中,有4%的消费者反映价格标识不显著,同一品牌的计费单位有30分钟和60分钟,容易误导消费者。更不合理的是,使用几分钟也要按半小时或一小时计费。

体察则发现,“搜电”“街电”“美团”“怪兽充电”在App/小程序上的门店信息中标注价格,所有品牌都会在用户现场扫码后显示价格,价格以30分钟或60分钟为单位,常见价格区间为2-5元/60分钟或1.5-2.5元/30分钟。不同品牌在同一区域的价格存在差异,同一品牌在不同地区价格存在差异,“街电”“美团”甚至在同一楼层不同店铺价格也不同。

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更令人担忧的,则是共享充电宝企业未明示或未经同意过度收集并传输个人信息。消保委模拟消费者在平台进行注册和操作,检查隐私政策的合规性、收集信息的合理性、传输和上传信息的安全性等内容。

测试显示,“搜电”等App首次运行时,在用户授权同意隐私政策前,就收集个人信息;“倍电”等未经同意,在用户点击时或每五分钟多次收集非必要的个人信息,频率超出实际需要;“街电”等未经用户同意或未做匿名化处理直接向第三方提供个人信息;“美团”等未在隐私政策中说明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小电”等在申请打开用户权限时未同步告知收集目的。

而“美团”“街电”“倍电”“搜电”“小电”“来电”“怪兽充电”“云充吧”“咻电”“V电”等10家企业,在使用微信、支付宝作为平台时,都有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其中“咻电”等3家的微信公众号、“V电”等4家的微信小程序、“倍电”等5家的支付宝小程序额外收集用户性别或姓名,这与租借充电宝并无直接联系;在数据传输时,10家共享充电宝虽采用通道加密,但对传输的结构化数据未进行加密直接传输,容易被攻击窃取和恶意利用。

对此,市消保委已与企业进行联系并督促整改。目前,“街电”“小电”“美团”等品牌已向消保委发回整改报告。“街电”表示,已移除App“拨打电话”权限,新增针对个性化推送的停止、推出、关闭选项;“小电”表示,已取消公众号和小程序上性别信息的共享和收集;“美团”已进行App版本升级,更新隐私政策,并将建设更直观明了的修改系统权限弹窗说明等。截至发稿时,“倍电”“来电”“怪兽充电”“云充吧”“咻电”“V电”尚未反馈。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