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年K线三连阳  成交额创纪录
第10版:新民财经 2022-01-03

年K线三连阳 成交额创纪录

2021年A股市场令人刮目

图IC

首席记者 连建明

2021年股市交易收官,从指数看,似乎这是平淡的一年,虽然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年K线均是阳线,但涨幅非常小。然而,指数掩盖了平静湖面下的波涛汹涌,2021年沪深股市创出一连串历史纪录,这是很多人想不到的。

我们回顾一下这些历史纪录——

A股指数创史上最小振幅

2021年,沪深股市三大指数年K线全部收阳。上证指数以3474.68点开盘,3639.78点收盘,年涨幅4.8%;深证成指以14516.12点开盘,14516.12点收盘,年涨幅2.67%;创业板指数以2977.32点开盘,3322.67点收盘,年涨幅10.02%。

2021年主要指数上涨,但涨幅非常小,显示市场总体比较平淡,但是,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却创出两项历史纪录。

第一,深证成指自1991年设立以来,年K线最多只有2连阳,就是说,连续上涨2年后,第三年总是下跌的。但2021年打破了这个纪录,2019年至今,深证成指已经连续上涨3年,年K线3连阳,创出一个新纪录。上证指数1993年以后,年K线从来没有3连阳,2021年收阳后,时隔28年出现年K线3连阳。

第二,更有意思的一个纪录是,2021年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均创出历史最小振幅。上证指数2021年最高3731.69点,最低3312.72点,全年振幅只有12.06%,这是历史上振幅最小的一年。深证成指2021年振幅为21.01%,也是历史上最小的年振幅。

把这两个纪录综合起来,可以看出A股市场一个显著的新变化:一个稳健而持续的行情正在形成。30年来,沪深股市一直是一个上蹿下跳波动非常大的市场,很多人羡慕美国股市持续上涨的长牛市,现在,A股也出现这种长牛市的迹象,2019年以来已经连续上涨3年。上涨时间长,必然每年涨幅小,波动幅度也小,2021年就是一个典型,这么小的振幅,意味着市场有更大的耐心,也意味着投资者不会遭遇以前那样的巨大损失。

股市成交额创历史新高

2021年沪深股市主要指数涨幅小,振幅小,一般这种现象意味着市场交投清淡,而实际情况正好相反,沪深股市2021年成交额创出历史纪录。这一年沪深股市成交额257万亿元,超过2015年的史上最高年度总成交额254.5万亿元,创出新纪录。

2021年不仅创出历史最高成交额纪录,还创下了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成交额破万亿纪录。自2014年12月5日历史首次沪深两市成交额破万亿开始,迄今A股只发生过10次成交额连续10个(含)交易日以上破万亿元的情形,其中2015年和2020年均为3次,2021年有4次。

尤其2021年7月21日至9月29日,沪深两市连续49个交易日成交额破万亿,创下历史之最,超过2015年的连续43个交易日破万亿。2021年10月22日至12月24日沪深两市又是连续46个交易日成交额破万亿。这一数据显示,2021年股市交易非常活跃。机构普遍预测,万亿成交额将成为常态。

北向资金净流入创出新纪录

2021年沪深股市成交额之所以创出历史新高,主要是各路机构队伍不断壮大,包括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养老金等等规模越来越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海外机构进入A股资金创出新纪录。

被称为“聪明钱”的北向资金年内大举“买买买”,2021年A股北向资金2021年净买入达4371亿元,这一数字远超此前2019年全年3517.43亿元的历史纪录。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规模超200亿元的历史上仅有4天,其中3天发生在2021年,分别是1月8日、5月25日、12月9日,其中5月25日全天净买入217.23亿元创历史新高。

2015年全年,北向资金成交额仅占当年两市成交额的不到0.6%,2021年,北向资金成交额占两市成交额的比例则已超过10%。

除了沪深港通,2021年通过QFII进入A股的资金也在增加,充分显示外资对A股市场的看好,随着A股投资价值的持续凸显以及外资对市场配置比重加大,包括北向资金在内的外资持续流入A股市场的态势仍将延续。

IPO数量和融资额创历史纪录

2021年还有一个重要的历史纪录——沪深股市新股发行数量和融资额均创出历史新高。

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以网上发行日为基准,2021年沪深股市共发行481只新股,募集资金5857亿元,历史上首次突破5000亿元。从发行数量看,之前发行数量最多的是2017年发行420只,另外2020年发行399只,均比今年少。从募集资金看,只有3年突破4000亿元,分别为2020年的新股募集资金总额4726.49亿元、2010年的4911.33亿元、2007年的4593.98亿元,但年度IPO募集资金额还没有突破过5000亿元,今年是首次。

还有一些IPO打破了单项历史纪录,从发行价看,2021年有13只新股发行价超百元,均为科创板和创业板,其中,禾迈股份以557.8元的发行价,创出历史最高发行价纪录。

从融资额看,2021年4只新股融资额超百亿,分别为中国移动融资486.95亿元,中国电信479.04亿元,三峡能源融资227.13亿元,百济神州融资221.6亿元。其中,中国移动本次回归A股设置绿鞋发行机制,很大概率将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IPO数量将从8.46亿股提高到9.73亿股,募集资金达到559.99亿元。那么,中国移动将创下2010年以来最大融资额纪录,也是历史上第五大IPO。

虽然2021年为史上规模最大的IPO年,但是,沪深股市表现并不差,连续第三年上涨,说明新股发行并不是大盘涨跌的因素。而且,新股表现也不差,虽然出现新股破发打破新股不败神话,但是,上市首日破发的新股仅15只,占比近3%。从全年看,科创板2021年新股平均涨幅143%,创业板新股平均涨幅125%,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其中,3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超过10倍,读客文化涨幅高达19倍,纳微科技上涨13倍,力量钻石上涨11倍。从收益看,极米科技中一签可以大赚20万元。

宁德时代市值破万亿大关

从个股来看,2021年最受到关注的股票是宁德时代,因为这是A股市场上首只新经济股票市值突破万亿大关。

宁德时代2021年股价最高上涨到692元,年底虽然回落到600元,但年涨幅还是达到68%,总市值达1.3万亿元。宁德时代是新能源板块的代表,也是新经济的代表,目前总市值排名A股第四,这是历史上首次新经济公司总市值突破万亿。之前,A股市场总市值破万亿的股票主要是银行,前几年贵州茅台异军突起,目前总市值2.6万亿元,为A股市值最高的股票,但是,新经济股票市值一直比较低,宁德时代的破冰,意味着A股市场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指出,目前A股市场新经济市值占比已经达到50%,这是重大股市结构变化。

宁德时代是新能源板块的代表,事实上,新能源板块是2021年最大赢家。2021年沪深股市共有344只股票年涨幅超过100%,这个牛股榜上,一半属于新能源板块,包括光伏、风能、新能源汽车电池等等。

新能源股票不是一个行业,而是分散在各个行业中,如果从行业看,2021年上涨和下跌的行业正好是前几年的冷门股和热门股。2021年表现最好的行业是基础原材料行业,包括有色金属、化工、钢铁、煤炭。另外是电力以及电力设备行业,这些行业都是前几年低迷行业,股价持续下跌,2021年翻身成为牛股。

下跌的行业则是前几年大涨的板块,消费占据主流(包括食品饮料、医药、家用电器),消费前几年大涨,也是推动指数大涨的板块,但2021年转为下跌。

一涨一跌显示,股市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同样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票,热门板块持续几年后可能变成一个冷门板块,同样,冷门板块也会有春天。

北交所使中小盘成为大赢家

2021年资本市场最大的改革举措就是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开市,中国资本市场首次形成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3家交易所错位发展和互联互通的格局,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市场结构将进一步完善。北交所目标是打造成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有意思的是,2021年沪深股市也是中小盘股票成为最大赢家。

2021年344只涨幅超过100%的股票,只有30只股票是市值超过500亿元的大盘股,占比9%。其中,市值超千亿的公司只有9只。牛股中九成股票为中小盘股票,其中,市值低于100亿元的小盘股超过三分之一。

这一点指数也反映出来。纵观申万大盘股指数、中盘股指数和小盘股指数这几年的表现,大盘股指数2019年和2020年涨幅分别为38%和32%,涨幅最大,但2021年是下跌的。小盘股指数前两年涨幅分别为24%和21%,涨幅最小,2021年大涨22%,是涨幅最大的指数。

2021年的牛股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特征:2020年大涨的股票(涨幅超过100%),2021年继续大涨(涨幅超过50%)的股票只有二成,大部分表现不佳,其中一半股票2021年下跌。2021年涨幅超过100%的股票,近一半2020年是下跌的,近二成2020年涨幅在30%—70%,就是说,2021年涨幅超过100%的股票,大部分是2020年下跌或者涨幅不大的股票。

总结一下2021年涨幅超过100%的牛股特征:第一,新能源板块是最大赢家;第二,前几年冷门股(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电力等),2021年出现在牛股中;第三,前几年表现很差的小盘股2021年是最大赢家;第四,2021年牛股一半是2020年下跌的股票,而2020年牛股2021年一半下跌。这些特征告诉我们,选股需要辩证思维,往往要反过来思考。这对新一年选牛股可以有一定的启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