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上海地区今明天气 “jl”需要的不只是“破防”和赞美 让人民切实感受公平正义在身边 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从严从紧从细抓好防控关心关爱一线防控人员 “破防留言”疾控人吐露心声 人人都是第一责任人
第1版:一版要闻 2022-01-16
“希望每个人都成为健康的负责人”

“破防留言”疾控人吐露心声

昨天,上海发布的一则疫情通报下,自称“普通疾控人”的留言令人动容。“真的没想到有这么难。3天熬2个通宵的大有人在,而我们还不是最辛苦的……”发布留言的这位名叫jl的网友,收获了无数点赞和鼓励,许多市民称,“破防了”。

昨天深夜,记者联系到了jl本人,她是本市一名区疾控中心的医务人员,暂且叫她小刘。刚刚完成当天工作报表的她说,自己其实并不是最忙最累的应急队员,前天刚好轮到她值班,不断有市民打电话进来咨询。她接听到这一通电话,对方不愿相信自己是“次密接”,坚持要看到监控视频才愿意去集中隔离。解释工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依然说不通,当时她心里有些感触。

这则留言里,小刘解释了对方为什么会被判定次密接,这是同事们通过监控视频反复研判的结果;也解释了为什么暂时拿不出监控的原因,工作量激增,让同事立即去找出来不太现实。最后她也诚恳地说,“请原谅我忍不住发脾气,或者不原谅。”如果有机会,她想和这位市民说一声“对不起”。

疫情发生至今,小刘和同事们都非常理解那些被判为密接、次密接的市民。“很多市民听说时,第一反应是比较震惊,也有一些不敢相信,得知要去集中隔离,对生活肯定是有影响的,所以有情绪是正常的。”但是,为了防疫大局,大部分市民是相当配合的,所以他们也非常感激。

小刘告诉记者,流调、研判等工作都是环环相扣的,判定密接、次密接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希望各位接到电话的市民可以配合转运,不要耽误转运其他人的时间,毕竟我们所有人现在是在和病毒比速度。

记者能感受到,电话那头的小刘是个爽朗又感性的姑娘。其实,那么多一线奔波的防疫人员都非常辛苦,在她身边的例子就很多。“我们科王同学忙得第一顿正经饭是晚上10点吃的;我们主任在应急队出发前亲自上阵准备采样管,因为到得太早,其他人都没来;我的小伙伴们,忙得猫也不理自己了,狗也不理自己了,娃也不理自己了……”这些听起来像“段子”的故事,每天真实上演,令人笑中带泪。

小刘说:“其实没有想到会成为热评。我觉得,做这一行并不需要大家的多少赞美,真正希望的是能帮助到大家的健康,更希望每个人都成为自己健康的负责人,出入公共场所做好正确的防护。如果你不小心成为了密接、次密接也不要抵触,毕竟我们的敌人是病毒,而不是我们的身边人,配合流调工作找到传播的源头和可能的传播风险,也是一种贡献!”

首席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