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同学
好友一家今年依然选择在上海过年,早早便来相邀延续去年模式,到她家一起过年,节目单我们都想好了,吃吃喝喝聊聊,换换书单。
咦?是不是很奇怪,过年为什么还有节目是换书单的?这要回到上一年的春节。酒足饭饱之后,我们决定分享一下新年的老友计划,约定一起做的三件事,其中就包括:学一门语言、旅行一次,共读一本书等等。结果,“共读一本书”在盘点时位居满意度最高、实现度最佳的一项共同行动!
如果说2022年的春节还有某种不确定性的话,那么一起来读一本好书,一起来换一次书单是妥妥安全并且温暖有趣的。
首先,在推荐书揭晓的那一刻会发现朋友之间看的东西还是非常不一样的,也有惊喜的共识发现。比如,去年我给朋友推荐陶勇医生《看见》的那一瞬间,朋友就特别高兴,原来大家都是陶勇医生的粉丝呀,新书出来之后立马进行了传阅。而朋友孩子推荐给我的《我的天才女友》当时完全在我的认知之外,一查原来是在年轻人和影视迷中非常火的热门小说,立马种草安利安排上,扬言要积极抱紧年轻人的大腿。
其次,读书非常私人化,春节里和家人朋友围坐一起聊聊书,推荐书,并不是在炫耀我们读了或是读过多少书,而是在分享人生的所知所见,向他们敞开我们的世界,也在尝试走进另一些有趣的平行世界。当你让出国归来的孩子给父母推荐一本书时,当你让天天为作业气得哇哇叫的孩子为外公推荐一本书时,甚至当你让5岁的宝宝给外婆推荐一本最喜欢的书时,都会触发有意思的发现和感受。
当然这里也要友情提示一下,一年共读的过程还可能会创造出亲友间更深的“了解”。我和朋友调侃,当时我们三人说要分别结对共读一本书,结果一年下来认真执行最好的就是她家孩子,我们两个大人说起来很靠谱,但实际一比较也是半斤八两的。当然,在临近年关,我们两个大人还在拼命赶进度,为完成自己立下的flag而努力。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与你分享,为家人朋友推荐一本好书,2022年,安排!
春节食单上除了佳肴还有佳果,果盘上或许可以拼出一个漂亮的世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