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3日 星期日
戏雪(插画) 我们一起换书单 九七老人晚报情 年味绵绵 鱼不鲜也鲜 冰雪游戏
第14版:夜光杯 2022-02-07

年味绵绵

管苏清

俗话说:不过正月十五还是年。节后上班路上,轻轨站里,公园广场,上海大街小巷年味还是浓浓的,这使我想起儿时在故乡的春节,那真是清贫岁月中的幸福时光。

年前,大人孩子都忙了起来,准备年货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当然母亲十分辛苦。为了吃元宵,母亲要将糯米淘洗晾干,并到加工作坊挂号排队,有时候半夜才能轮到舂米。这是一项体力活,也是技术活,人要站在踩杆上,不停地踩动,有时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累得满身汗水。这才是第一步,糯米粉得用大竹匾摊开,充分晾晒的日子容不得懒惰。我们小孩嘴馋,等不急母亲用芝麻糊包汤圆,只需抓一把放在碗里,浇上刚烧开的热水,拿筷子使劲搅拌,不一会儿,香喷喷的糯米糊就可以放开肚皮吃了,如果能加一勺糖,就更美滋滋的了。

我的家乡在江苏盐城,民风淳朴,每逢过年,哪天天气好,阳光灿烂,家里要大扫除。母亲说:“都弄干净了,晦气才会跑走。”里里外外打扫完,还要张贴新年画。到新华书店买年画,家人总放手让我做主,我挑画喜欢有动物和花卉的。特别好看的年画,有时挂几年还是喜欢,总舍不得换下。

那年月买啥都凭票。吃肉要肉票,吃鱼要鱼票,连青菜也要票,还要天不亮就排队。平常一个月家里就吃一两次肉,而且分量少,但一到过年,家里就会买个猪腿做肉圆。煤炉火旺旺的,母亲将肉剁成肉糜,加入鸡蛋、糙米等拌料,还特别加入剁碎的荸荠。等半铁锅的菜籽油翻滚了,母亲巧手忙开了,一个个圆圆的肉圆放入油锅,瞬间就有了诱人的香气,家中的空气都不一样了。

看着肉圆在锅里滋滋转,眼睛紧盯着,蹲在边上不离开,像被点了穴位,鼻子会使劲动。母亲见状便笑了:“是不是想吃一个?”我羞涩一笑,点点头。母亲便吩咐:“拿只小碗来。”我跑着取回碗,看着母亲将一个肉圆用锅铲分成两半,这样肉圆会很快熟透,酥黄酥黄的,咬一口心底里说不出的舒坦。母亲赶紧说:“没人和你抢,慢点,别烫着!”少不懂事,那一刻吃得快,肉烫烫的在嘴里上下翻飞,等回过神来,一只肉圆快没了,才想起应该让母亲也尝尝。母亲往往只品一小口,又将剩下的全送进我嘴中。

有时为了让母亲少做一些,我会主动去井上洗鱼。井水虽然有些温度,但当时买回的鱼都是冻得硬邦邦的,鱼洗好了,手也冻得红红的,十分难受。生活艰难,过年是一年的念想,有新衣穿,有好吃的,有好玩的,还有压岁钱,可以买好些书看。

最有意思的是每年家里还要做很多米糖,每当有推爆米机的人到巷子里,母亲总会喊我从米缸里舀上几大罐米。爆米机的“轰隆”响声会吸引很多孩子围观,几斤米能膨胀出半口袋的爆米花。

做米糖母亲有一手绝活,平时她会积攒很多橘子皮,洗干晾晒,做米糖时剁得碎碎的。做米糖时在一口大铁锅里倒上几斤白糖,熬成糖稀,撒下桂花、橘子皮粒,有时还有黑芝麻、花生米,使劲搅拌,当融成一体时,从锅中倒到准备好的木板上,使劲碾压,使它成型。整个过程熬糖稀最难,要掌握好火候,过稀糖就不脆,过稠米糖又易切碎。母亲有技术,会拿一根筷子蘸糖稀,对着灯光反复看。母亲教导我:将来我们老了,你们就要自己做了。我会使劲点头。第二年再做米糖的时候,我主动向母亲要任务,母亲很开心,站在旁边指导,从此我家的米糖都由我来做。

儿时春节,心里美滋滋的,过年多好啊!如今看着上海红红火火的世界,想到母亲,年味依然浓浓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