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安心当“犀利哥” 公厕巧姐  坚守岗位 分拣暖爸  逆行出力
第9版:上海新闻 2022-03-31
心疼分拣员女儿,六旬父亲带被褥到店里同吃同住同劳动

分拣暖爸 逆行出力

胡爱中当起了店里的临时分拣员

胡文霞(左)和父亲

在生鲜电商每日优鲜上海伟都路店,分拣员胡文霞这段时间“忙疯了”。61岁的父亲劝她辞职,她“不听话”,父亲只好带着被褥到店里做打包员,与女儿一起吃住在店里。“没想过工钱,就想帮帮女儿”,而这一干就是半个月。一个普通劳动者在疫情之下的坚持,寻常又可贵;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心疼和关爱,无声却沉重。

女儿工作那么辛苦

心疼不已

30岁的河南人胡文霞和哥哥一直在上海打工,一个多月前父亲胡爱中也从老家来到上海,平时就在家给儿女做做饭。3月中旬,胡文霞所在的每日优鲜上海伟都路店因疫情人手吃紧,“分拣员被封控在小区里了,我原本是做‘水产’的,就是杀鱼之类的,就地转岗做了分拣员。3月11日、12日、13日连续三天在店里加班,没有回家。”

每天只能跟女儿视频聊天几分钟,父亲还是不放心,3月14日到店里“实地考察”,眼看女儿的工作那么辛苦,心疼不已,“下令”让女儿立马辞职,父女俩甚至吵起来了,胡文霞留下一句:“我走了,他们(指其他店员)怎么办?”转身又进了冷库继续拣货。

带着行李来到店里

学习打包

父亲站立许久,转身离开。傍晚时分,父亲带着简单的行李和被褥再次来到门店,放下行李后就开始学习打包,他要用这种方式为女儿减负。

如今,每日优鲜上海伟都路店人员分工如下:2名夜班人员,负责晚上收货入库;6名配送人员;1名分拣员,就是胡文霞,负责把订单上的商品从常温区、冷藏区、冷冻区一件件分拣出来,归置到一个塑料筐里;1名打包员,就是胡爸爸,负责把塑料筐里的商品打包进塑料袋;店长花永强,总揽全局,只要有空就得帮胡文霞分拣商品。

胡文霞的工作到底辛苦到什么程度,让父亲如此心疼?每天早上6点就开始干活,一直要忙到晚上七八点,最晚甚至到10点。这波疫情后,订单增长迅猛,比疫情前增长了3到4倍,胡文霞所在的门店里,常温、冷藏、冷冻三个区域呈直线分布,总长几十米,每一个订单都要在三个区域来回穿梭,一天起码要跑三四百“圈”。近20天坚持下来,胡文霞跑得脚后跟的皮肤都开裂了,很疼,她一边每天抹药,一边跟朋友开玩笑:“我现在就是美人鱼变成人的过程,尾巴还没有完全变成脚。”

泡沫箱铺上被褥

倒头就睡

包括胡爸爸在内,3月中旬开始,吃住在店里的员工越来越多。“一开始,吃了好几天方便面;后来,住店的员工多了,再加上公司关心,伙食有了改善。”胡文霞说。至于睡觉,拿泡沫箱的泡沫往地上铺,再铺上被褥,“这段时间太累了,倒头就睡着。他们凌晨进货,动静再大也吵不醒我,就是‘连累’我爸跟着我一起吃苦!”

当然,按规定做好疫情防护,也是顶重要的,“门店旁边的小区也一直封控着,我们所有员工在公司和物业的帮助下,跟着小区居民一起做核酸检测,最长间隔不超过48小时。不同的是,我们是等居民们做完检测,与医护人员隔着小区的铁栅栏做核酸检测。”

公司也看到胡爸爸的付出了,因为他已超龄,入不了职,所以在申请给他发放特殊补贴。但胡爸爸一直说:“钱不钱的不重要,我是心疼女儿,既然她要坚持,我就跟她一起坚持,在她身边我还放心一些!”本报记者 金志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