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抗疫日记
2022.04.08 凌晨
半夜1点听闻敲门声但未见其人,想来是刚刚配送牛肉的小区志愿者或者物业小罗,开门后发现地上有4只橘子,2个一袋煞是可爱,就像某个领居小鬼在和你玩的某种神秘游戏,或者什么接头暗号……
这是什么,这当然是某位中华好邻居送的,没有人说,我也不知道是谁送的,此时此刻,我想,“谁”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包括刚才某热心酒鬼默默送来的香槟。回想起昨晚我在搬运分发蔬菜礼包的时候,我就是“无我”,有时你并不需要别人知道你,而你只是做了,做了就对了。
就像在小区微信群里发起接龙、制作表格、汇总统计、答疑解惑、分享余粮、提供翻译、组织运筹等等等等,每天如此多的信息,以秒速在更新的接龙,谁在这个过程中做了什么,付出什么,只是快速地被刷屏所淹没,太多太多,太快太快,“爬楼”已是体力活。我们的记忆闪存只有2秒,无法记住各位,很多时候也分不清楚,因为根本不认识,虽然同在一个屋檐下,同在电梯里,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大家不是为了让他人记住而去做,只是想做、应该做、我可以做,做了就对了!
这是什么?这是人性的本质!乐于分享、追求美好、帮助Ta人,努力创造自身价值,哪怕就是那么一丁点儿小事。
相信这波疫情过去后,我们肯定马上各自快速转换频道开始忙于工作、忙于拼搏、忙于化解各种焦虑和事业压力,而不是忙于群里的各种拼团抢菜、柴米油盐……但是,我相信很多改变已经发生了,无论是自身,还是关于这个熟悉的楼栋、小区,抑或是这个城市。我们会觉得邻里关心、家长里短、互帮互助也是生活必需品,我们会少了群里每天成千上万条的信息(希望不要再发生这样的状况),但可能多了一份楼道或电梯里的问候与闲聊,而不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各自看着无聊的电梯广告和那跳闪的楼层按钮。
我觉得一直很怀念的儿时邻里关系,通过这次的居家封控似乎又找到了,温暖互助、关心分享、相互串门……相信很多人会有和我一样的感受吧。
今天的中国,太需要温度,太需要温情,不然大家都太累了,因为我们都太拼了,弦要断的,于社会也一样。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需要互相的理解和温情,尤其在这样一个封控环境下,疫情的外因很自然地让我们选择了开放与互助之路、付出与宽容之举,这是什么,这是善,因为这是人性的本质!
有感于这个魔幻般的疫情之下
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