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贤皛
“最是一年春好处”,倏忽间又已至“人间四月天”。在这共克时艰的日子里,亲友们纷纷在朋友圈晒出自家做的春菜,自家小阳台上的“春色”,共筑心中那份坚守——“在春天里等你”。
不负春光不负卿。在这春暖花开、缅怀先贤的时节,不由让人想起同样喜爱莳花弄草的宋庆龄先生。据她的生活管理员回忆,宋庆龄先生日常喜爱的鲜花有玫瑰、香水月季、菖兰、康乃馨、阿里斯、菊花、水仙、腊梅、天竺等;盆花有兰花、兔子花、象牙红、茶花、茉莉花、白兰花、五针松、罗汉松等。宋庆龄先生北京和上海的寓所,常常是绿草如茵,鲜花簇拥。工余之时,她会在白兰花前驻足,轻轻折下两朵,佩戴在衣襟之间,徐徐清香,沁人心脾。知道先生爱兰花,她的园丁会将新开的花儿放在汽车上,一打开车门,便幽香袭人,愉悦身心。
春天里,宋庆龄先生的挚友有吉幸治会设法寄来她喜爱的安多利恒花。这种来自大洋彼岸夏威夷的珍贵花朵,色泽鲜红,象征着吉祥如意。虽然园丁们想尽了各种方法来延长花期,但花儿的凋谢还是令先生唏嘘不已。好在宋庆龄先生的保姆钟兴宝和顾金凤都是苏州绣娘出身,宋庆龄先生想制作一朵“永生花”的念头终得付诸实现:她亲自将花儿轻轻放在白纸上,细细用铅笔描摹出花朵绿叶的轮廓,然后由钟、顾二人自店里采购来红、绿、黄三色丝线和白色的绢绸,由较年轻的顾金凤主针,三人合力完成这副安多利恒“永生花”的刺绣。作品历时一月完成,宋庆龄先生高兴地将花儿装裱在镜框里,悬挂在北京寓所卧室的床头。晚年,多才多艺的先生曾以家中花卉、动植物为题,即兴挥毫,留下的画作中,就有美丽的安多利恒花。据先生的园丁回忆,先生还向他讨要家中盆栽的红辣椒作画,得到允许后,先生向园丁道谢,园丁十分感动,道:“这些都是您的呀。”
宋庆龄先生上海寓所的花园里植有不少香樟树,这也是宋庆龄先生的“宝贝”。据先生的保姆回忆,宋庆龄先生对香樟树的喜爱也是有“年头”的:小时候,先生有一次过生日,父母便和她一起在旧居的花园里栽下一棵香樟树,后来这棵树长到了碗口粗,先生每次回到旧居,总是会去照料它,为它松土、浇水,忆及童年,心潮澎湃。香樟的不屈挺拔,是宋庆龄先生钟爱它的理由,而它也是能救先生于水火的“宝物”。宋庆龄先生患有遗传的荨麻疹,她从友人处寻得偏方:将香樟的树根劈开成片,煮水成汤加入洗澡水中,能消炎止痒。先生亲身试验,觉得颇有效果。从此她更加宝贵香樟,令园丁好生培养,让其自由生长。
宋庆龄先生团结海内外关注中国革命的仁人志士,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威望,故友亲朋遍天下。她的寓所经常有外国政要、友人来访。在接待外宾前夕,宋庆龄先生总要亲自察看家中插花、盆花的摆放情况,并加以调整。1956年在接待印尼总统苏加诺前夕,先生对保姆李燕娥和生活管理员周和康说:“插花是一门很有讲究的艺术,在客厅里插上一束绚丽多彩的鲜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满堂生辉的作用,给人以美的享受。……插花要和季节相结合,在元旦,要插象牙红、腊梅和天竺,给人以鲜艳、青翠迎新年的喜庆祥瑞的气氛。春节要插上腊梅、天竺和银柳,这是传统中国式的插花,给人以吉祥如意、凝重幸福的感觉。要使鲜花开得鲜艳、饱满而又持久,花瓶里的用水很有讲究,早晨在花瓶里加水、换水,可使花朵在较长的时间里不会枯萎,盆花晚上都要搬到室外,放在阳台上让它吃些露水,才能长期养好。”宋庆龄先生不仅爱花,而且懂花。
宋庆龄先生的挚友、廖仲恺夫人何香凝曾作《菊石图》赠她,题曰:“惟菊与石,品质高洁;惟石与菊,天生硬骨。悠悠清泉,娟娟皓月;惟菊与石,品质高洁”;宋庆龄先生的挚友、外国友人路易·艾黎在回忆纪念宋庆龄先生时,将她喻为“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法籍女画家高醇芳将回忆自己家族与先生之间友情的回忆录定名为“风中玫瑰”,其原因之一,就是纪念宋庆龄先生在一次妇女大会的间歇,将主办方送她的一朵粉色玫瑰绢花从衣服上解下来,赠予高醇芳,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邓颖超先生则赞美宋庆龄先生:“你比荷花更高洁,比青松更坚贞。”
宋庆龄先生与花儿的故事,是否也让您感受到窗外生机盎然的春的气息?是呵,那是希望,是人间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