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相关检查报告单 受访者供图
求助
我今年31岁,是特地从广州来沪求医的。我患有罕见的腺样囊性癌(简称ACC),算是口腔癌的一种。由于全国能治疗此病的医院屈指可数,我特地和家人从广州赶来上海,目前租住在浦东康桥镇叠桥村227号。但由于疫情封控、交通管制,求医路上遭遇诸多困难。上海的好心人能不能帮帮我! 广东省广州市 郑先生
帮忙>>>
郑先生说,自己光从看病到确诊,就花了一年的时间,去过全国许多医院就治。最后,他选择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接受放疗,45天30次的放疗计划如今已做了8次。但受近期道路封控影响,从浦东赶到浦西就诊十分困难。
接到求助后,记者让郑先生先向租住地所在的居委会做了报备,上报街镇后统筹安排就近的医疗资源。但他的口腔癌情况特殊,对放疗治疗的要求并非每家医院都能达到。
知道情况后,记者又让郑先生与第九人民医院主治医师保持联系,先预约好就诊时间,再想办法解决闭环转运问题。但4月1日至4日医院因节假日停诊,化疗预约时间推迟到了4月5日。随后,记者向相关部门反映了病人的情况,请求解决跨江转运等问题。相关人员迅速对接郑先生,详细了解了病情和需求。
但4月6日早上9时许,郑先生发来微信:“医院封控了,让我4月12日过去。放疗中断三周,就会危及生命。我到底该怎么办啊?!”记者赶紧安慰郑先生:“我们一起密切关注官网,保持与主治医师的沟通。大家共同努力,希望总会有的。”
4月8日,在多方联络下,好消息传来:医院考虑到耽误时间过长,会影响患者病情,通知第二天接收第一批患者放疗。十多个小时之后,4月9日上午9时许,120急救车终于将郑先生送进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在经过核酸检测、住院前检查后,4月9日下午,郑先生接受了化疗,目前情况稳定。他特地给记者打来电话,低沉虚弱的声音里满是深深的感激:“我的病一定会治好的,是上海给了我生的希望和信念,真心祝福这座城市里每一位心怀善良的人!” 本报记者 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