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属于长宁区虹桥街道伊犁居委会的太阳广场居民区,有一支这样的志愿者队伍——阳光抗疫小分队。因为疫情,大家相聚在一起。短短几天的志愿服务工作,大家从陌生到熟悉,一起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并肩作战。
这个由两栋大楼500多名居民组成的小区,外籍住户占80%以上,语言沟通的障碍就成了此次抗疫工作的难点。但是工作再难,也阻止不了阳光抗疫小分队的热情。志愿者队伍中有企业职员、教师、公职人员,还有日籍居民。大家为了守护家园的平安相聚在一起,齐心协力攻坚克难。
志愿者严莉莉是一名共产党员。因为会日语,在此次抗疫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自告奋勇当翻译,成为居民和物业沟通的一座桥梁。为了保证每户居民都能下楼做核酸检测,她自告奋勇,挨家挨户敲门通知;为了不影响下楼做核酸检测的居民使用电梯,她就一个楼面一个楼面走楼梯,跑了整整24个楼层,豆大的汗珠在她的脸上流淌,衣服都湿透了,但她毫无怨言。在核酸检测过程中,因采样处缺少人手,她不顾自身安全,二话不说帮助医生贴二维码、分发核酸拭子。作为一名在日企工作的共产党员,她一直在抗疫工作中率先垂范,在阳光志愿者队伍中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
志愿者胡健是一位从教30多年的教师和学校的行政管理者。在小区封闭管控之前,她就感受到此次抗疫形势的严峻性,她觉得自己应该带头为社区和上海尽绵薄之力,就积极加入抗疫小分队。浦西全员核酸检测当天,太阳广场因医护人员短缺,需要有志愿者协助做好扫码工作,胡健就迎难而上,当场学习当场服务,协助完成小区核酸检测登记二维码的扫描任务。
志愿者马琦是国企的一名共产党员,此次他和太太都加入了小区的抗疫工作。从发放统计抗原试剂,分发生活物资大礼包,到协助完成小区核酸检测,他们都积极配合,勇挑重担。在发放抗原试剂的时候,由于时间紧、人手少、任务重,为了做到应检尽检,马琦就把相关流程和要求翻译成日语,显示在手机屏幕上,逐一告知每户居民,顺利推进了此项任务。核酸检测时,许多日籍居民无法自行登记二维码,他又用英语和肢体语言与对方沟通,耐心帮助他们做好二维码登记,顺利协助完成小区核酸检测任务。
在阳光抗疫小分队中还涌现出许多令人感动和难忘的事迹,每个志愿者都在用自己的真心和热情,为早日实现疫情动态清零默默奉献。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坚守,终将换来明日的那一缕阳光。本报通讯员 沈洁 记者 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