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看“战疫 帮侬忙”
■家住松江区的王女士求助:80多岁的父亲、母亲居住在静安区共和新路2989弄和源福邸,他们长期服用的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的药维持不了几天了。但由于小区封控,我只能帮父母远程团购食品等生活物资,代配处方药则是有心无力,现急需拜瑞妥和瑞舒伐他汀钙片。
记者与老人所在的大宁路街道相关部门沟通。4月15日下午3时许,王女士回复,小区志愿者跑了两次医院,已帮老人配到了药。
本报记者 王军
■徐汇区漕宝路91号城家公寓的宋女士求助:自己患有中度抑郁症,需要服用富马酸喹硫平片帮助睡眠。但因小区封控,药已吃完,断药后已多日无法入睡。此前,我尝试通过“上海市精神科医联体”公众号在线复诊配药,但因运力紧张无法即时配送。
记者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了田林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精神类药物必须由患者本人在线上或者到医院就诊才能配到。而宋女士的住所属于沿街公寓,不归居委会管辖,如需外出就医可向公寓负责人反映,负责人会对接街道联络员协助办理。记者在将相关流程反馈给宋女士后,她表示已在办理就医。
本报记者 吴旭颖
■杨浦区闸殷路181弄的鲍女士求助:自己患有反流性食管炎,4月9日在长海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配了瑞巴派特片、艾普拉唑等四种药物,但五六天过去了,仍没有收到。最近我的胃、喉咙仿佛火烧一般,疼得无法进食,夜不能寐。
记者随即致电长海医院询问,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近来互联网医院配药需求猛增,但物流运力仍偏紧张,他们也在想方设法加快发药速度,抓紧配送鲍女士的订单。该工作人员同时提醒市民,如急需用药,可在每天上午前往医院门诊现场配药。4月16日中午,鲍女士回复,已收到长海医院寄来的药品。
本报记者 房浩
■杨浦区的高女士求助:90岁的奶奶居住在控江五村,患有尿毒症,需要血透。
经记者联系后,高女士回复,目前老人已被送往市东医院接受治疗。
本报记者 杨硕
■市民杨女士反映:父亲77岁,患有肺间质性纤维化,肺功能70%丧失,4月15日,老人感到呼吸极度不畅,急需去医院救治。
记者联系后,经多部门协调,4月15日晚10时,杨女士的父亲被送到宝山区定点医院,当晚即做了检查,并配好应急药物。本报记者 夏韵
■租住在青浦区华新镇华益村的杨先生反映:自己是安保人员,在闵行区梅陇镇罗阳二村外围连续20多天参与疫情防控,坚守在抗疫一线。近日轮休回到租住地,但华益村实行封控措施,一时无法找到住所。
4月16日,在记者联系后,杨先生收到了闵行区华漕镇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已被接到临时安置点住下。工作人员还迅速送来了盒饭、热水、被子等,杨先生的基本生活已得到保障。本报记者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