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回暖,农事渐起。眼下,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期,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阶段。在沪郊大地,春耕备耕工作正有序开展,确保非常时期粮食能够正常生产。
在嘉定区外冈镇万亩粮田泉泾基地,几台大型农机正在田间穿梭忙碌。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戴好口罩的农机手正驾驶着旋耕机进行翻地、平地、深松等操作。一片片田地被推平、翻新,一幅生机盎然的农忙画卷徐徐展开。今年,外冈镇预计种植水稻面积20400亩左右,其中约12000多亩机插秧。目前正在进行的是国庆稻前期的翻耕工作,后续将逐步进行水稻的浸种、催芽、播种等工作。
“当前正值春耕春播的关键时节,由于疫情防控,眼下我们合作社社员的出勤率受到一定的影响,正在积极地申请复工返岗。”外冈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佳赟介绍,待人员返岗后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合作社将采取统一安排住宿、“两点一线”农机作业、落实好48小时核酸筛查和每日抗原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确保恢复生产的同时,防止疫情传播。
在奉贤区南桥镇华严村,根据保供人员“能出尽出”的要求,制定了一份农业人员“白名单”,积极组织1800余名农机手、育秧田生产人员和农资配送员投入春季农业生产,确保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手抓、两不误。
枫泾镇新元村党员小组长走村入户,紧盯农资供应、物资调运、作物管理等环节,了解农户和村民们农业生产时遇到的困难,通过集中代购、“接力”配送的方式做好春耕“经纪人”。本报记者 杨洁 李一能 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