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8日 星期四
春天的战斗(剪纸) 用画记录城市无声的力量 谷雨,门外无人问落花 有你在身边,真好! 无根的爱
第7版:夜光杯 2022-04-20

无根的爱

骆玉明

秦可卿的弟弟秦钟,跟贾宝玉是一对少年密友。《红楼梦》第十五、十六两回,交杂着其他内容,写了秦钟的爱与死——一段令人悲伤和沉思的故事。

起头是王熙凤帮着贾珍操持秦可卿的丧仪,在大出殡那一日借住在水月庵。晚上净虚老尼姑过来跟凤姐拉扯一笔三千两银子的交易,随凤姐一起来的宝玉和秦钟二人就在佛殿上玩耍。

一会儿小尼姑智能儿过来了,宝玉笑起来,说道:“能儿来了。”秦钟说:“理那东西作什么?”

听起来,两个人的语气不一样。宝玉叫小尼姑“能儿”,口气很亲切;秦钟称她是“那东西”,好像跟自己毫不相关、而且有点鄙视的样子。但他这是做贼心虚,自我掩饰。宝玉看着他假装没事人,就嘲笑他:“你别弄鬼儿!那一日在老太太屋里,一个人没有,你搂着他作什么呢这会子还哄我!”

这里用对话补上了以前发生的故事情节。那智能儿自幼随着师父在荣府走动,无人不识,也常与宝玉、秦钟顽笑。她渐渐长大了,所谓情窦初开,见秦钟俊秀文雅,就喜欢上了;智能虽是个小尼姑,却长得美丽而妩媚,秦钟也非常爱她。二人虽然还没怎么样,却已经情投意合了,心里很明白。所以,宝玉和秦钟在佛殿上玩,智能儿跑过来,也不是无意的事情。

宝玉揭穿了真相,跟着就敲诈起来:“有没有也不管你,你只叫他倒碗茶来我喝,就撂过手。”倒一碗茶的事情,为什么非要秦钟去说呢?宝玉也解释了:“我叫他倒的是无情意的,不及你叫他倒的是有情意的。”没情意的茶随处都有,有情意的茶人间难得。喝的不是茶,是情意;小尼姑对我没情意,我就跟你沾光,借一点。

智能倒了茶来。秦钟笑说:“给我。”宝玉又叫:“给我。”智能儿抿着嘴儿笑道:“一碗茶也争,难道我手上有蜜!”这是一个女孩被两个男孩争着献殷勤,一种开心的回应,说话之间,是一种少女特有的天真与骄傲。少男少女之间,有些情感若有若无、似是而非,它很柔软,它很美好,它也很迷人。

宝玉喝到那碗茶也就满意了,秦钟想要的却多得多。趁黑晚无人,他就到后头房里寻智能儿,死皮赖脸地求着她,叫“好妹妹”,想跟智能儿要好。

智能儿道:“你要怎么样,除非我出了这牢坑,离了这些人,才好呢。”这是说,她也愿意两个人在一起。可是她得逃出这个牢坑啊,要离开这些人,才能找个归宿啊!难不成永远做个尼姑跟你偷偷摸摸?

小说里没有交代智能儿的家世。但我们从故事情节中可以知道:她在京城这一带没有家,没有可以投靠的地方。她也许是个孤儿,也许是穷人家养不活,送给老尼姑做徒弟兼小佣人的。反正,做尼姑并不是她的心愿。但她把水月庵这地方叫作“牢坑”,那么除了向往世俗生活之外,她的师父,那个老奸巨猾的净虚老尼姑,给她的感受也是非常恶劣的,这可想而知。

想要我,你就带我走,这是智能的心愿。

秦钟怎么回答?他说:“这也容易,只是‘远水解不得近渴’。”他不愿意等了,说着一口吹了灯,满屋里漆黑,将智能儿抱到炕上。这时宝玉不知怎么闯进来,把一对野鸳鸯给冲散了。智能儿还小,也许是宝玉觉得这么做不妥当吧。

当时秦钟大概十三岁光景,智能更小一些。他们互相喜爱,是一种少年人天然的感情,懵里懵懂,慌里慌张,没有牢靠的根基,也没有确切的计划;而在这背后,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掌控自己命运的力量。秦钟是个官宦子弟,父亲怎么能够允许他和一个小尼姑相好呢?他要把智能救出牢坑,几乎是难于上青天。可是他却说“这也容易”。这显然是为了贪图眼前的快乐,随口说出一句话。虽然不是存心欺骗,但确实没有严肃的思考。

少年人相爱的时候,不仅缺乏克制和盘算,对于危险的认识也很模糊。小尼姑智能儿是个痴情而又大胆的女孩,在秦钟离开水月庵回京城以后,她日思夜想,终于不顾一切,偷偷跑出来,到城里找秦钟相会,结果被秦业发现了。

这还得了!在老人看来,这简直是荒唐透顶、大逆不道的事情。一怒之下,他不仅赶走了智能,还把秦钟痛打了一顿。这些都还罢了。秦业是晚年得子,这时已七十多岁,年老体弱,又气又急,旧病复发,三五天下来,竟然一命呜呼。

秦钟身体弱,带着病挨了一顿痛打,身体更差了;他的性格也弱,看到父亲为了自己的过失活活气死了,心中痛悔自责,十分难过。病情一天天加重,终于走到了尽头。

这一天宝玉闻讯赶到秦府,秦钟已经昏死过去好几次。秦可卿、秦业先已去世,秦家只有几个疏远的亲属在照料他,他们已经把秦钟从炕上抬下来放在一架板床上,给他收拾后事了。没想到秦钟只剩一口气,听到宝玉的哭喊声,居然又醒了过来。

小说中写秦钟临死前还有几桩记挂,读起来令人感到辛酸。

一是智能儿没有下落。这个美丽大胆的小尼姑,为了追求人间的快乐,自己逃出了她说的“牢坑”。天地茫茫,她年幼无知,又有什么样的牢坑在等着她呢?这让秦钟想起来有死不瞑目之感。

二是父亲留下的三四千两银子。白先勇一本书里认为秦钟快要死了,还记挂那些银子,是不合道理的事情。白先生说《红楼梦》处处与张爱玲相反,他的许多看法很奇特。秦业是个穷官,三四千两银子是这个家庭的全部财产,平时不知怎么减省才攒下来。可是秦家的人全死了,这笔钱只能留给其实没有什么关系的远房亲属,这让秦钟想起来如何不难受呢?

三是对一生的追悔。当时宝玉问他:“有什么话留下两句。”秦钟道:“并无别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说完便离开了人世。

怎么理解秦钟这段话,这个临终嘱托呢?他和宝玉是好朋友;他们都有一种叛逆精神,看不起追求功名利禄的俗人;并且,他们都认为自己的见识高过世人。

但是,他们的叛逆是盲目的,没有真实的社会基础,在叛逆的道路上,他们甚至没有基本的生存能力。

秦钟和智能之间那种少年人的爱情,本来是美好的,但它不能见容于社会,因此也不能见容于家长。结果害了智能,害了自己,还害死了老父亲!他临死之前以自身的悲剧告诫宝玉:在叛逆的道路上,我们没有力量。

秦钟的命运,也是宝玉命运的缩影。他的故事和他的追悔,在《红楼梦》里是有深意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