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对于广大医务工作者来说,又是在工作岗位上过节的一天。记者从全市各大医院获悉,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目前已经全面恢复普通门诊、专家门诊、手术等常规医疗服务。同时,为了方便社区居民配药,市级、区级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在内的各级医疗机构纷纷开始设立志愿者代配药窗口。
“华山医院已经开始全面部署,确保在科学防控的前提下,逐步开展高质量的复工复产。”华山医院院长毛颖说。4月以来,华山医院在严格落实各项防疫举措的前提下,坚持治病救人的初心不动摇。医院住院医疗业务持续运行,限期手术有序开展。为满足百姓更多就医需求,华山医院总院、虹桥院区和浦东院区五一后逐步开放普通、专病、专家门诊等业务,5月1日-7日,包括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皮肤科等27个科室的158名医生坐诊,知名教授纷纷报名出诊,党员专家主动承担普通门诊业务。
上海岳阳医院透露,自4月22日起,该院在全面开放普通门诊的基础上,还逐步开放了专家门诊,肿瘤科、血液科、心病科等科室的部分专家已出现“一号难求”状态。为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的就医需求,岳阳医院5月1日增设全天普通门诊,并将于明天起陆续开放特需门诊,保障市民多层次就医需求。院方表示,目前正常医疗活动正在逐步恢复。除了全力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外,手术室里的择期手术也没有停止过,保障了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得到及时的手术治疗。患者郑女士3月体检发现肺部结节后,于4月28日在岳阳医院完成了胸腔镜下右肺下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肺腺癌。“我的病情一点没因为疫情而耽误,真的非常感谢医院。”郑女士向岳阳医院胸外科陈彤宇主任团队表示感谢。岳阳医院门急诊办公室主任须冰告诉记者,目前医院还增设新冠康复门诊,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提供中医药特色康复全方位诊疗服务,可进一步促进呼吸功能、躯体功能及心理功能障碍等方面的整体恢复。
目前,全市医疗机构的门诊、急诊以及互联网医院做到“应开尽开”,全面恢复门诊、急诊以及住院服务。危急重症患者在核酸检测结果不明的情况下,应立即启用急诊、抢救室、手术室、病房等缓冲区域,及时开展救治,不能以任何借口推诿、拒收患者。同时,市级医院今起开展互联网医院义诊活动,专家通过互联网医院为患者提供疾病问诊、健康咨询、复诊配药等服务,所有参加义诊的专家均免收挂号费。
中山医院方面表示,疫情期间,该院门急诊、手术等医疗救治工作从未停歇。4月,该院单日最高手术量超过110台,单日门诊量峰值超1万,普通门诊及普通专家门诊均已正常开展。
瑞金医院方面表示,该院从4月26日起开始在闭环管理下全面恢复医疗业务。此轮疫情以来,瑞金医院门诊(含互联网门诊)43个诊疗科目始终正常开诊。尤其从4月中旬起,出诊的专家大咖逐渐增多,每日手术数量不断提升。
仁济医院东院区每天的门诊量已达近三千人次,以老年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和内分泌科等治疗慢性疾病的科室居多。“五一”期间,今天开设“便民配药门诊”继续为广大慢性病患者、家属、社区代配药志愿者提供配药服务;其余放假时段,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则按照对应工作日排班正常开诊。目前,仁济医院专家门诊应开尽开,特需门诊也开始开放,妇产科、肿瘤科等科室的一些专家回归疫情前的“约满”状态。
新华医院方面透露,“五一”门诊不停诊,急诊、发热门诊、核酸检测点24小时开放。5月1日、2日,举办互联网医院专家“咨询”和“复诊”大型义诊,35个学科参与其中,免收挂号费,并且由医务人员组成的送药队伍志愿送药。与此同时,专科专病咨询热线扩容至19路,接待广大市民的医疗咨询,为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上海九院表示,今起开展“云端”义诊活动,为疫情期间市民看病就医提供服务。此次“云端”义诊汇集了九院口腔医学各科、整复外科、骨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眼科等共38个专业学科,各亚专业全覆盖,包括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136名专家在内的共计207名医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口腔颌面外科专家张志愿教授也参加义诊。 本报记者 左妍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