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喜欢戴棒球帽,长发披肩,高高瘦瘦。但她可能是疫情以来上海服务时间最长的志愿者之一。从3月中旬到今天,她做了50天的志愿者。出生于2000年的张静,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大三学生。在学校张静是学院学生会主席,但她似乎不长于言辞,平静而简洁的叙述中,却可以感受到朴素而坚定的力量。
张静所在的小区位于闵行区华漕镇,约有700户居民,20多位志愿者中大多数是年轻人。张静的志愿工作五花八门,只要是小区里需要大家出力的事她都参加。发放抗原、物资,保障团购,核酸检测看码、维持秩序等等。作为一个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她还有两项发挥特长的任务——编辑社区日志和制作短视频。
近两个月来,除了上网课,她大部分时间都贡献给了社区志愿工作。有一天她穿着大白连做了5个小时的活,累到躺床上时一闭眼就睡着了。小区公寓有16层高,虽然有电梯,但志愿者发放抗原时出于防疫考虑都是爬楼梯。这两天天气热,“全副武装”的她才过一个小时就明显感觉到汗水流到了嘴角。但辛苦和疲累从来不会影响张静的工作热情。奥密克戎可能“看不懂”这个貌似柔弱的姑娘。虽然外面有很多志愿者“中招”,但张静说她从来没怕过。
在社区干部和茗雅苑青年志愿者们的努力下,小区一直保持着较为和谐的氛围。邻居们的每一声“谢谢”,都给张静很大的力量。她说,开始的时候拍视频邻居们还有点抵触,但慢慢喜欢上了这些真实而富有感染力的作品。有一次她拍摄时,几位邻居特意走到镜头前,表达对医护、志愿者真挚谢意,让她感到意外和感动。
让她谈谈志愿者精神,张静却说,她主要是受做社区工作者的妈妈的影响,她也是志愿者。但她也说,在这样特殊的时刻,我们年轻人就应该走出来,奉献青年力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今天下午,张静又要去爬楼发放抗原试剂了。在很多人眼里望而却步的辛苦,却是张静自得其乐的日常。
本报记者 沈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