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临港新片区重点企业迎来“复工潮”。上汽临港乘用车工厂,整车正在陆续下线;三一重机上海临港产业园总体复工率接近20%,国内订单生产量已恢复到正常时期的30%左右;上海电气临港工厂人员逐步返岗,国家重点项目开工率超50%……截至昨天,临港新片区范围内复工复产企业(含连续生产企业)达251家,全部在厂封闭生产及管理人员总数40651人,累计受理市级白名单企业申请返岗“复工证”2512人。
在新昇半导体科技公司创新中心工厂内某抛光车间,设备运行均全自动,能保证24小时不间断生产。60多名员工在现场照看设备的正常运行。自本轮疫情以来,上海地区集成电路制造、封测和设备材料生产企业采取多种闭环管理措施,最大程度保障生产正常进行。位于临港新片区的新昇半导体科技公司主要为下游芯片制造企业提供12英寸大硅片等关键原料。疫情以来,生产设备和产线24小时不停。3月28号后,研发、生产等关键岗位近700名员工在厂区内开展闭环作业。为确保正常生产,对于生产所需的重要原料,市经信委等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办理了各类“重要物资保障通行证”。4月份,新昇半导体300mm大硅片出货量达历史最高点,累计出货量近500万片。此外,存储器用硅片继续保持历史最高出货纪录。5月份,产量和销量将再创新高。
“停工32天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把我们从困境中拉回来了!”上海旻艾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晓坚说。旻艾半导体是专门从事IC测试的企业,主要为本市各个龙头IC设计公司做配套服务,停工导致的影响主要包括现金流压力、贷款合作流失等,最大的危机是客户转移,而且对于IC设计来说这样的转移往往“不可逆”。4月28日,旻艾“上海市第二批白名单”和临港新片区复工证明同时获批复;29日,旻艾21名员工进厂,正式复产。5月1日,旻艾工厂在岗员工增至40多名,并于当日纳入临港新片区“白名单”机制。
近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根据疫情变化及时调整复工复产要求和疫情防控措施,制订“一企一方案”,配备“一企一专员”甚至“一企多专员”开展组团式服务,支持企业协调解决人员到岗、物资运输、疫情防控等问题。本报记者 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