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他为滞留旅客送盒饭,免费! 绘出战疫志愿红 坤叔和他的“豪车” 深夜实录G15沪浙检查站
第4版:上海新闻 2022-05-19

坤叔和他的“豪车”

坤叔驾驶着残疾车运送物资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今天,又是长宁虹景居民区做核酸的日子。早上7时许,坤叔开上他的残疾车,前往1.5公里以外的仙霞地段医院。“混管200根,棉签2000根。”他熟门熟路,把领好的采样试管、棉签等物资,放在车后的一块挡板上,接上2名采样医生回到了小区。从核酸采样、居民配药到发放物资,随处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坤叔和他的残疾车,已然成为居民区的一道风景。

“坤叔”是居民们送给薛坤泉的昵称。59岁的他,已经在这里居住了20多年。因为工伤,他的脚上一直打着钢钉,平时走路只能慢慢走,出行都靠他的残疾车。

4月1日,浦西全面封控的第一天,坤叔主动找到虹景居委会主任郑诗康:“康康,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尽管说!”当时,郑诗康正为医护的短驳问题发愁,因为居民区有5个小区,都很分散,距离地段医院也有一段路程,汽车停车掉头都不方便。坤叔知道后,二话不说,承担起医护接驳工作,没有一天请假。时间久了,地段医院很多医护都认识他了,见到他会亲切地喊上一声“坤叔”。

坤叔总是会提前一天晚上,问好郑诗康第二天的安排。接好医护回来后,坤叔又马上换好防护服,帮忙放置好做核酸的桌椅以及试管、棉签和手消剂,再拿上电喇叭,喊居民下楼做核酸,维护居民排队秩序。

居民在家时间久了,会发牢骚。这时候,“老土地”坤叔就站出来,和老邻居们做解释工作。比如,防范区提级管理,一些居民就不理解,还是想出去。他就会和居民说:“现在我出去接医护,路上店都不开的。其他防范区的小区出现过居民出去后被感染的。如果你出去回来,万一有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再陪跑14天。”大家听了以后,也就不出去了。

除了做核酸,坤叔的残疾车在每周配药时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居委会派人配好药后,坤叔就会把药送回来。最近的一次,坤叔就分两趟,送了4箱药和50张医保卡,忙了一下午。他表示:“为小区服务是应该的,做志愿者有劲,时间也过得快。”

郑诗康说,坤叔的“豪车”是需要加汽油的,他有一次想给坤叔油费,却被坤叔马上回绝:“就这点钱,搞什么搞!”“整个居委都没想到,坤叔原来这么热情,平时都看不出来,疫情期间都体现出来了,他真的是帮了我们大忙了!”郑诗康说。

本报记者 屠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