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
赠书 使命担当(钢笔淡彩) 莫让婚姻清零 小店大格局 青海湖畔 胡家木桥路及桥之拾零
第8版:夜光杯 2022-05-28

胡家木桥路及桥之拾零

胡根喜

上海的版图上有一条马路,即沿虹口俞泾浦(沙泾河段)一带的“胡家木桥路”。尽管历经了一百多年的沧桑流变,沪地的不少路名易主,但此路名却风雨不动。尤其是近年来,因市政建设、房地产发展之需,近傍的安丘路、陶家湾路、飞虹路等,均已改为“瑞虹路”,“胡家木桥路”却路牌照旧。此外,流经此间的沙泾河上曾还有一座“胡家木桥”(后改名“香烟桥”“香烟路桥”)。路、桥同名,且经年不改;若拾零揆初,就有点意思了!

据此间老人回忆:早年间,江苏阜宁、有“万户大镇”之称的益林镇胡氏一族,携箧背箱,随灾民木船南下,一水洒进了沪地沙泾港边落脚。家底殷实的胡氏滨河建了几间砖木结构的平房,还打了口井。这在随处可见河房、茅屋、滚地龙的这一带,已是鹤立鸡群了。那时,沙泾河常因泥沙堆积,需定期清淤。公共租界(又称英美租界)工部局工务处遂招用民工下河去挖、挑淤泥,疏通航道。由于紧临胡宅的河段呈“L”形,系清淤重点,工务处就在此设立工务所。此时,颇孚人望的胡氏被公推为所长。这一年的大伏天,有工友中暑昏厥。胡氏大房长子赶紧去不远处的“分水龙王庙(今临平北路桥北堍)”求得凉茶,工友遂得缓解。据此,他在河岸上搭建了一间草棚,雇工烧水。一来,可泡茶解渴,亦可供小憩;二来,收工后可就地洗刷,尤其是在夏季,就井取水,冲凉揩身。不过,及至秋冬,就不能露天洗浴了。在众人的怂恿下,他索性搭砖房、砌大灶、置锅烧水,收取一定的茶钱、浴资,皆可在长腰木盆里洗“盆汤浴”。河工在工休时进棚歇息、喝茶,放工后于此洗浴,其乐也融融。“歇脚屋、盆汤浴”惊动了河沿一带的原住民、船家都来蹭澡。小小的“盆汤浴”捉襟见肘,供不应求。几年后,胡氏拆旧建新,傍河建起了带花园的大宅“胡家花园”的同时,索性将“盆汤屋”翻建成一座具有现代意义的“混堂(上海人对浴室的俗称)”,取名“清水池”。但此间的一条土路,雨天泥泞不堪,行人苦不堪言。铺路筑桥,本为世间善事;经一年多的筹集,胡氏就与沙泾河边高家弄的族长商量,请他资助一部分,修建了一条从今临平北路至通州路的“弹硌路”。由于筑路的大部分资金由胡氏兄弟承担,于是共推众议,将这条路命名为“胡家花园路”。

有位南浔丝商在沙泾港路北端临河处,建起“大马缫丝站”。在招用“打茧”“缫丝”女工,以及进出货的搬运时,苦于河上没桥,交通不便,就造了一座简陋狭窄、只能行独轮车的小木桥,取名“太平桥”,方便河东河西的生活与交往。从此,两岸人气渐旺。但好景不长;久经走压,竟成了危桥。后来,美商海宁洋行在此兴建蛋厂(今益民食品一厂),给这一带的居民带来了就业机会。物华路、胡家花园路、太平桥路一带,甚至虹安镇地区的人都来应聘。原先那座狭窄、老旧的“太平桥”不堪重负。建一座新桥,成当务之急。于是,公推胡氏出面与海宁蛋厂老板协商,当然也出一部分资金。不久,一座用东北松大方木建成的宽约一丈多的新桥,便出现在沙泾河上;一致同意取名“胡家木桥”。由此,“胡家花园路”,也就名正言顺地改作“胡家木桥路”,并报请公共租界工部局工务处备案。

“八一三”,日寇在这一带进行大轰炸,胡家木桥、大马缫丝站(被炸毁,后由海宁蛋厂建成仓库、食堂)俱被毁。嗣后,由工部局工务处出部分资金,胡家木桥西北边的英美烟草仓库也出了钱,两方共助,照瓢画葫芦,重建了一座新木桥,定名“香烟桥”,但此间民众仍习惯称为“胡家木桥”;与此同时,由英美烟厂出主资,在兼售“白壳子(降价的无牌烟)”的仓库与海宁蛋厂之间筑了一条弹硌路,取名“香烟桥路”。1952年,人民政府为改善交通,造福于民,拆除香烟桥,建成约10米宽,石礅、石梁、石栏、水泥桥面的新式路桥;桥名,既尊重历史,又废除带有私人色彩,定名为“香烟路桥”。许是受经年累月俗称的影响,这些桥的名字依旧是此间人士记忆中难以泯灭的称谓。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