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翩翩起舞、麋鹿呦呦鸣叫、极危物种勺嘴鹬悠然栖息,这个让人打开心扉的地方,“吉祥三宝”迎接八方宾客……近日,盐城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美丽的黄海之滨举行。会上,15个文旅产业项目签约,总投资额达116亿元,涉及核心景区扩容提质、康养基地打造、文商旅城市综合体、文化创意产业园等方面。同时还举行了“文旅+传媒、研学”产业创新融合签约、长三角客源地合作签约等。
582公里的海岸线、683万亩的沿海滩涂、4550多平方公里的黄海湿地,栖息着近1200种动物。盐城有着2000多年的发展史,拥有丰厚文化底蕴、壮美湿地风光,区域文化特色鲜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文化艺术星光璀璨。
“文化旅游一直是盐城精心呵护、重点发展的产业,每年有4000万海内外游客,来到盐城探秘自然、邂逅精彩,尽享一段诗与远方、星辰大海的旅程。”在盐城市委书记徐缨看来,盐城的美在于生态稀有、景观独特、空气清新。“盐城东有滨海生态廊道,中有串场人文古韵,西有湖荡湿地风情,北有黄河故道遗风,兼具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系统,其中黄海湿地是中国首个、也是唯一的海滨湿地世界自然遗产,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全国前20、江苏前列。优美环境催生的优质产品也将为盐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会上,盐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斌介绍了盐城文旅资源现状。他表示,当前,盐城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以19个旅游园区为载体,发挥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加快构建“一廊一核三区四带”的全域发展格局。其中,“一廊”是指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把世遗文化、世遗符号、世遗故事融入要素体系建设,依托麋鹿、丹顶鹤、勺嘴鹬“吉祥三宝”,联动黄海森林公园、长三角康养基地等资源,推出观鸟、赶海、康养等特色旅游产品,构建“一线多点、一干多支”的开放型世遗消费空间。
近年来,盐城乘世遗东风,统筹整合资源,美景串珠成链,文旅发展再上新台阶。接下来,盐城将着力构建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廊道,加快打造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本报记者 唐闻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