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2日 星期六
强生、大众、锦江、海博6月29日零时起接受预约 从每人每月1330元调整为1420元涨90元 闵行体育公园今起恢复开放 数学与诗 宝山吴淞、南大、环上大地区迎重磅利好 普陀区打造首个“零碳公园”
第6版:上海新闻 2022-06-28

数学与诗

董纯蕾

这几日经常在新闻里看到“数学”。

今年的全国高考,数学卷真的难上了天吗?平均分创新低?哪来的史上最难试卷?多省辟谣。

数学得满分的“学霸”心态超好:考试后对过答案,拿下满分不意外,查分时正在吃烧烤。

这边,朋友圈里都在打趣:考完一片哀嚎,一查全是高分。那厢,有人道出了真相:你什么时候见过考得不好的会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上晒成绩?

上一回,在新闻里如此高频地“遇见”数学,似乎也多半和考试、学霸,以及各种“天才”“牛人”“大神”有关。再久远一些,还有丘成桐教授提出的关于“我们现在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数学家”的讨论。

哦,不对,我还知道,四年一度、被誉为“数学界奥林匹克盛会”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CM),史上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是2002年在中国北京召开的第二十四届大会。从2010年起,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常设奖项,除了我们熟悉的“菲尔兹奖”“高斯奖”,还有“陈省身奖”——以微分几何大师陈省身命名的国际数学界最高级别终身成就奖。

似乎,说起“数学”,便是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一生钻研的故事。似乎,不太有人热衷于讨论生活中的数学,聊聊日常数学之美。出现在课程表上的很多学科,大抵都是如此。当它们成了考试科目的代名词,人们常常忘了其本来的涵义与魅力,对生活中无所不在的数学桥段亦不再有感。

其实,作为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学科,数学能赋予我们的,除了计算技能和考试成绩,还有很多,关乎逻辑、常识、规则、美感以及创造……真心期待,最初将孩子们领进数学大门的老师们,不仅带领他们学数学,考高分,也带领他们学会享受数学之美、数学之魅。

昨天,读到一篇文章讲述史上第一位程序员的传奇人生:大诗人拜伦的女儿埃达,同时具有欣赏数学之美的非凡能力,她写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程序。如此兼具感性与理性的人生,真好!且以她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假如不能给我诗,给我诗一样的科学。”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