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淳翔
从小喜欢听故事,记得四岁那年就跟着央广《小喇叭》节目听孙敬修老爷爷讲《西游记》,至今还能回忆起孙爷爷的语调,慢条斯理而又亲切动人。长到十来岁,家里买的连环画常常让我读起来没够,有时甚至沉浸其中,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
成年之后才知道连环画早年间曾唤作连环图画,始创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叶。1927年3月起,上海世界书局率先推出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套连环图画,前后共五部,分别取材自《三国志》《水浒》《岳传》《封神榜》和《西游记》,还在书中印有“连环图画是世界书局所首创”字样。任何事物一旦流行,就会出现跟风者。很快,中小书商们一哄而上,纷纷改编、模仿甚至变相抄袭,其题材多为神怪、传奇、武侠、言情、侦探、滑稽等,导致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粗制滥造、画工拙劣、流品低下的连环画,被贬称为“跑马书”。此类跑马书很快遭到本市教育部门的严厉查禁。时当1934年,那一年被定为儿童年,以此为契机,全国范围内兴起了一场改善儿童教养和增进儿童福利的运动。年中,上海市教育局接到内政和教育两部的政令,要求其开展对于新编连环画图稿的指导以及旧印图稿的审查工作。忙了数月,至年底成就斐然,已完成第一批旧图稿275种的审查,其中应查禁者166种,经核准取缔,并由该局责成“图画小说业改进研究会转饬福记、泰兴、协成、广记、东亚、文德、惜阴、九洲、公益、志成、振记等十余家书局,将应禁各图稿及存数悉数送局销毁,计共缴到图稿75种,存书4113部,又25700余本,业经核对清楚,于日前在市中心区该局四部旷场,当众焚毁”。(《市教局毁被禁连环图画》,《时事旬报》1934年第18期)
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既然图画故事书备受儿童青睐,市场容量巨大,总会有人垂涎,以崭新的文化商品迅速填补空档。1935年,上海大众书局特约编辑王无咎(此人生平不详),从历史上最著名的小说诸如《列国》《三国》《水浒》《岳传》等书中,遴选精华,编出一套《故事一百种》,定价10元,11月底一次性出齐。据书局免费奉送的一册《故事一百种样本》中介绍说,这套丛书内容均关乎“勇敢”“仁慈”“忠正”“诚实”“侠义”“爱国”“知耻”“公益”“进取”等等;故事饶有兴味,文字浅显,不涉神怪,不伤风化;事实务使合乎逻辑,不枝蔓啰唆,并删去鄙俗字句;每则故事附有多张插图。丛书上市之后,因其兼具古典与近代两条脉络(从《周室东迁》直至《明湖居听书》),故一纸风行。次年6月,大众书局再接再厉,向社会推出故事一百种续集,册数与定价不变。与正集相比,续集的内容多半是其补充或延续,并增添了外国故事,例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拿破仑横行欧洲》《俾士麦铁血救国》等等。
上海图书馆藏有完整的《故事一百种》正集,端详实物,是32开平装本,每册厚薄不一,多则四十几页,少则十几页。封面左右对开,左半部略窄,在空白处印有手写楷体书名,右半部则为两军对阵图,线条略显僵硬,并涂覆一层土黄色。对阵双方为一中年将官和一白须老将,老将背后旌旗猎猎,最大一面旗上绘着夔龙纹。此画主题似为《战长沙》,即关羽战黄忠。只是关公的形象不甚分明,尤其手中欠缺一把青龙偃月刀。书封顶端印有统一的“故事一百种”五个黑体美术字,右下角印着1至100的阿拉伯数字序号。随机浏览内页,插图似曾相识,注意到大众书局经理樊剑刚是世界书局原发行部主任,且书局就开在四马路世界书局原址,想来那些插图或许就采自老版连环画吧。
2017年底,上海图书馆与三联书店合作,把馆藏硕果仅存的109册《故事一百种》正续集重新整理,将繁体竖排转为简体横排,并据故事所涉朝代大致分为8卷,总其名曰《国韵故事汇》。然而时过境迁,当年的畅销书今已盛况难再。也只得徒叹奈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