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7月18日 >>>新民晚报开设夏令热线,时任副市长夏克强接听第一个投诉电话
2002年7月 >>>市民巡访团通过新民晚报夏令热线为市民做了许多工作,受到人们的欢迎 纪海鹰 摄
1995年7月22日 >>>新民晚报夏令热线大型咨询活动在上海静安体育馆举行,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常 周铭鲁 摄
2007年7月27日 >>>上午9时,新民晚报夏令热线大型便民活动启动。在徐汇区宛南五村的中心会场,小区综合管理联席会议首次“开”进住宅小区 纪海鹰 摄
2010年8月1日 >>>由新民晚报经济部编辑记者、夏令热线志愿者、上海世博局参观者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志愿者部工作人员、专业调查机构工作人员等120人组成的调查队伍走近上海世博会参观者,热忱地邀请园区参观者共话“文明观博” 纪海鹰 摄
2012年7月26日 >>>第20届夏令热线,每天上午7时就到夏令热线上班的新民晚报经济部记者张欣平,一到办公室就要处理新来的近百件投诉稿件,同时要“调度”文字、摄影记者外出采访、安排志愿者工作,被亲切地称为夏令热线“张调度” 楼文彪 摄
1995年7月19日 >>>复兴西路37弄供水出现问题后,“上水”沪西管线所的职工挑灯夜战,通宵达旦为居民挖地排管 周铭鲁 摄
1998年7月14日 >>>河南中路一带突然断电,市区供电公司抢修队10分钟赶到现场,20分钟内恢复供电,受到居民交口称赞 周铭鲁 摄
2002年7月 >>>黄浦区半淞园街道附近堆有大量生活垃圾的消息见报后,引起当地街道的重视,连夜组织力量突击清除,在三天内清除垃圾1500余吨 杨存义 纪海鹰 摄
2012年7月23日 >>>家住西藏南路688弄的一户居民反映,家中更换两台大功率空调后,出现电压不稳的情况,有时空调无法正常启动。接到电话后,检修人员在15分钟内就赶到现场检修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07年8月4日 >>>在报春路水清路口,一支市政队伍接到投诉后,修补社区周边人行道上的坑塘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2018年7月16日 >>>第26届新民晚报夏令热线上午8时开通,市民反映春申港桥下方漂浮垃圾。当天上午,清运船抵达现场,待水位合适之时穿过桥洞清理垃圾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14年7月15日 >>>市民反映闵行区七宝镇星中路1111弄阳光乾城苑小区24号楼群租屡禁不止。上午,拆除人员赶到,半个多小时后,群租屋被清理 本报记者 陶磊 摄
2017年7月8日 >>>轨交7号、13号线长寿路站曾于2016年被市民投诉周边乱象丛生。记者回访看到,此站1号出口附近已无乱设摊现象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2020年7月13日 >>>市民反映古美路、平阳路一带,不少路灯被枝繁叶茂的香樟树“包围”。上午10时15分,道路两边的树木经过适当修剪后,路灯重新“探出头来”。施工人员还将透光度不佳的旧灯换成了新灯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扫二维码看视频
30年,城市在变,夏令热线也在变。投诉热点变了,从“老大难”变成“新矛盾”;投诉方向变了,从“为小家”变成“为大家”;处置效率变了,从“都不管”变成“大家管”。而始终不变的,是那一腔为民服务的热情、那一颗为民解忧的热心。
夏令热线大事记>>>
1993年
7月18日 首届夏令热线在新民晚报经济生活部的电话“2473308”开通。时任副市长夏克强到报社接听市民电话,现场办公
1995年
7月12日 新民晚报第三届夏令热线开通。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两次对夏令热线特别报道给予肯定和支持
1996年
夏令热线“一报四局合办、五次局长办公、四个现场咨询、八条热线联动”
1997年
新民晚报和上海电视台等13家单位主办第五届夏令热线,19条热线共接市民投诉、咨询、报修8万余件
2000年
首次开通传真和E-mail信箱,特设征集城市管理“金点子”活动,用2个整版选登“金点子”
2004年
夏令热线接听中心首次入驻各政府职能部门服务热线,同时新民晚报962288读者热线首次24小时参与夏令热线
2005年
首次以市区联手方式与中心城区12个区政府合作,设立“夏令热线区长专线”,每天由一位区长通过热线电话与社区居民沟通
11月7日 在上海新闻界纪念第六届中国记者节大会上,《新民晚报》“夏令热线”被授予首批上海市媒体优秀品牌
2006年
首次与12319城建服务热线合作;邀请300名社会志愿者作“监督哨”;报道范围从市中心城区分7路延伸到松江、青浦和原南汇区
2007年起
《新民晚报》推出一年四季4个专题的“民生热线”,使其成为全社会参与的为民服务品牌
2009年
首次引入第三方测评和网络调查市民满意度打分。市质量协会用户评价中心调查显示,市民对投诉或报修的满意度为80.62
2010年
8月1日 携调查问卷和“金点子”征询表走进世博园区,邀请参观者共话“文明观博”。市质量协会用户评价中心调查显示,市民满意度为80.37
2014年
携手市文明办开展“文明居住大讨论”和“金点子”征集活动,两周内收到约1300条建议。在此推动下,《上海市民文明居住“十不”规范》(征求意见稿)于8月20日出台
2019年
首次与市民服务热线12345合作,进一步提升为民解忧的广度、速度和力度,新民App全程参与,并在今日头条App开设专题
2020年
上海市质量协会用户评价中心发布的夏令热线中期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市民投诉或报修处理的总体满意度为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