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以音符为画笔  勾勒“千里江山” 用音乐传递爱和信念 三鼎坐镇  细说“何以中国”
第8版:文体汇 2022-07-30

以音符为画笔 勾勒“千里江山”

交响音诗《千里江山》今晚首演

将传世古画谱成交响曲,以音符为画笔在脑海勾勒出一幅烟波浩渺的青山绿水图会有怎样的呈现?作为2022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闭幕音乐会,今晚,由作曲家赵麟根据名画《千里江山图》创作的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将在上海交响音乐厅举行世界首演。而这一由23家院团联合委约的作品,也将以上海为起点经国内多家乐团交接棒开启长达2个月的全国巡演。

东方美学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唯一传世作品。以《千里江山图》为蓝本创作交响音诗《千里江山》的创意是在2021年中国交响乐团艺术管理论坛期间提出的,全国各地23支交响乐团联合向作曲家赵麟提出委约创作。

赵麟及父亲赵季平不仅是中国知名作曲家,亦出身于书画世家。赵麟的祖父赵望云是长安画派的创始人之一,耳濡目染下,赵麟自小就对绘画特别感兴趣,特别是中国传统绘画。他说:“传统绘画中蕴藏着中国美学观念,这和音乐创作一脉相承。”

传统礼赞

用交响乐来展现中国画作意境,赵麟并不拘泥于“阐释”二字,更多依循东方哲学找到人和自然的共鸣:“这部作品是我通过山水抒发情怀的一种创作,是一种内心的感受。”他直言:“这样的作品更多是一种礼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思想的礼赞。”

为能展现千古名画的意境,赵麟在创作期间,将《千里江山图》悬挂于工作室,绕四壁一圈余,日夜对画寻找灵感。对应《千里江山图》中相对独立又互为关联的6大场景,交响音诗《千里江山》以六个乐章的结构,构成了六幅风格迥异的音乐画面。

此外,《千里江山》的乐章标题均出自中国古代诗词,最后一个乐章,女高音咏唱的古诗为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这是赵麟和多位专家探讨,翻阅了大量相关的书籍后的选择:“据考证,画作的一部分本身也与庐山有关。”

接棒巡演

昨日,探班《千里江山》排练时,记者发现音乐厅上方已挂起了一幅《千里江山图》长卷的局部画作。据上交团长周平介绍:“原本是想以LED环幕形式展现动态的‘千里江山’,但考虑到巡演需求,最终还是以返璞归真的布卷来呈现。”

据悉,交响音诗《千里江山》在完成今晚的世界首演后,将由全国多支交响乐团以交接棒形式完成全国巡演。在各地的演出中,8月5日在深圳和10日在广州的音乐会格外引人注目。2022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因此两场演出将由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地音乐家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节日乐团”完成。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