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金志刚)今天是中国传统情人节“七夕”。受市场预热促销影响,鲜花空运热度升温,带动“七夕”前夕鲜花等生鲜快件在航空运输市场走俏。而在沪上商超等零售终端,今年绣球“艳压”玫瑰,挑起了“七夕”鲜花消费的大梁,花路越走越宽。
据南方航空物流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数据显示,7月15日至8月3日南航在上海保障鲜花进港货量达115吨,单日最高进港量达6吨;特别是来自昆明、海口等地的航班,不少都成了“鲜花航班”,其中多数“坐飞机”而来的鲜花为产自昆明、海口等地的绣球、玫瑰、红掌、兰花等高品质鲜花。
而盒马数据显示,7月份,绣球销量同比去年增长180%,环比6月增长60%。其中,最喜欢买绣球的前五个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广州。在盒马上海的不少门店内,占据“C位”的也是品类繁多的各色绣球,价格从人民币9.9元到29.9元不等。
“盒马花园”是盒马负责鲜花基地直采的部门。“今年的大海蓝和蜜桃粉,花型达到30厘米直径,花瓣厚实耐运输,这些差异化品种成为今年绣球季的一大亮点。”“盒马花园”负责人履言表示,“今年很多消费者不想买随机色了,而是定向选择自己喜欢的品种。”
据了解,今年从全国各大基地开往各地盒马大仓的“鲜花班车”,订单量同比翻了两倍多。
在近年来颇受关注的传统节日里,中国消费者的鲜花消费翻出了新“花”样,唱主角的不再是康乃馨、玫瑰这种过往大众熟知的花材,在深入源头基地直采的带动下,品种丰富的芍药、绣球、重瓣百合成为更多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