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标签居然自己印、自己贴?30元/斤的草莓一贴立即涨价变50元/斤?上海警方今天上午宣布:全国首例假冒国家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证明商标系列案告破,上海多家农产品种植企业经营者涉案。
据上海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总队透露,此前与市农业农村委执法总队对市场上销售的“绿色食品”开展联合检查时发现,部分农产品外包装上贴附的“绿色食品”证明商标存在异常,且没有企业信息码。经鉴定,这些“绿色食品”证明商标均系假冒。
上海警方随即立案侦查。上海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总队牵头浦东、黄浦、徐汇、静安、嘉定、青浦、金山、奉贤、崇明等9家公安分局,会同农业农村部门,通过深度研判精准锁定犯罪团伙。今年7月5日,专案组成功收网,抓获邓某、徐某、刘某等犯罪嫌疑人11名,捣毁产、储、销窝点十余处,查获假冒“绿色食品”证明商标30余万只,涉案销售金额200余万元。
经查,从2021年10月起,邓某、徐某、刘某等多名本市农产品种植企业实际经营人为牟取非法利益,在未经国家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权许可的情况下,指使犯罪嫌疑人梁某、龚某等人私刻模具非法印制假冒“绿色食品”证明商标,并将假冒商标贴附于自行生产或低价收购的草莓、葡萄、大米等普通农产品外包装,由此虚增农产品质量等级,然后抬高价格对外销售,以此达到提高利润的目的。
以草莓为例,原本每斤30元的草莓贴上假冒“绿色食品”证明商标后,售价被抬到每斤50元。这些农产品虽无质量问题,但在产地环境、生产技术、产品标准、包装及储藏运输等方面均无法达到国家绿色食品标准。警方进一步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还存在私自套用其他获证企业的企业信息码的情况,迷惑性更强,以此误导消费者出高价购买。
目前,公安机关已对邓某、徐某、刘某等9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对梁某、龚某等2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本报记者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