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鑫渠
今年,我插队落户的天目山连续四次下雪,出的笋自然被称为“雪地砻糠春笋”。过年后,房东大嫂开始卖笋了。与去年直接卖给收笋的商人不同,今年他家像淘宝店一样,一人一家卖。卖货就担心找不到下家,而我对笋有偏好,就向房东大嫂订了笋。
房东大嫂年过七十卖笋,如同古人“六十岁学吹鼓手”。她不识字,所以特地买来智能手机,用语音交流,但地址还是要用文字的,幸好今年外甥女暂住她家,做她售货助理,并帮她微信收款。房东大嫂没有商人思维,说自己家的竹笋不能多赚钱,每天按当地收购价贴快递费出售,为图简便约定三天价格不变。
雪地砻糠春笋价廉物美,16元一斤,我就买了5斤并打钱给她。随后,收到一大箱竹笋,发现里面有一大一小、一短一长、一粗一细的两包竹笋。正疑惑着,房东大嫂来电:“昨天发出的竹笋因为天热,价格比上周便宜5元钱,现在每斤11元(已含快递),一包要退您25元。”她还特别关照:还有一包小笋是另一个自然生长的竹园所产,本来要近清明才能出来,奇怪的是今年出笋特别早。这种竹笋不多,也是有缘,所以请您尝尝味道。我不由得感叹:房东大嫂,真是个实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