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 星期日
重逢在《牡丹亭》的折叠时空里 文物展离真实的古代有多远 “三好”没能成就大写好剧
第13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2-08-14
因戏入梦 因梦入戏

重逢在《牡丹亭》的折叠时空里

◆朱锦华

暑意未退,夏荷正盛,上海大剧院响起了昆剧经典名曲《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这支出自明代汤显祖名作《牡丹亭·惊梦》的曲子,让大家重燃对剧场的渴望。

“2022上海大剧院版昆曲——重逢《牡丹亭》”与其他版本不同,它以汤显祖《牡丹亭》中的“梦”作为突破口,以“梦”为线,“梦”贯穿始终。梦境中的相识相遇,梦醒后的不离不弃,诠释了一段双向奔赴的春梦,是一出杜丽娘和柳梦梅彼此进入对方梦境的“双梦记”。在柳梦梅的声声呼唤中,在杜丽娘锲而不舍的生死追寻中,从梦起到梦圆,杜丽娘大胆追爱,柳梦梅果敢认爱,互为因果,互相成全。原来彼此一直在对方的梦里,并从“虛情”的梦中来到了需“实礼”的现实世界。

对于昆剧主体行当小生和闺门旦演员来讲,不会演《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和杜丽娘是难以想象的。有的演员终其一生,就在努力琢磨如何更好地塑造柳梦梅跟杜丽娘,在《牡丹亭》的世界里不断循环往复。在“2022上海大剧院版昆曲——重逢《牡丹亭》”中,柳梦梅的饰演者张军和杜丽娘的饰演者单雯,他们的开蒙戏都是《牡丹亭》,他们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的剧目分别有《牡丹亭·叫画》(折子戏)和南昆传承版《牡丹亭》。《牡丹亭》之于他俩都是千锤百炼的剧目,千百次的凝视,千百次的修炼,准确的人物逻辑定位,细腻精彩的表演,在传承规范下的全新状态,入梦又出梦,有了这次重逢《牡丹亭》的惊喜。

此版《牡丹亭》特别设计了一个镜面折叠的园林,为本剧增色不少。在《叫画》一折中,舞台一边的侧幕是一个镜面装置,当柳梦梅、杜丽娘走上舞台上,角色、镜像、光影三相交错,台上人、镜中人、影中人互相照映,虚虚实实、真真假假、隐隐约约,照见的是“本我”“自我”“超我”,人的欲望与矛盾能在哪个层面寻求消解与救赎?舞台另一侧,则是杜丽娘家后花园的场景,有写意的断井颓垣、亭台楼阁、水榭石山,还有柳枝、梅树的投影。这个浓缩的折叠空间,既是真实的自然空间、物理空间,杜丽娘、柳梦梅实地游过;又是杜丽娘和柳梦梅的心理空间、精神空间,梦中两人双双来过;也是社会空间、文化空间,回生后的杜丽娘仍要跟柳梦梅一起面对世俗礼教的考验。在《回生》中,舞台前后区轮番升降的红色栏杆隔离了现实与梦境,杜丽娘通过这个折叠的空间进入到柳梦梅的梦中,柳梦梅也通过这个折叠空间进入到杜丽娘的梦中,时空倒置、翻转、堆叠,勾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究竟谁是谁的梦?

男女主演每套服装上的花鸟图案都隐含特定的花语鸟语,与剧中人物的性格、命运高度契合。柳梦梅上场时花园荒凉残破的黑白灰,杜丽娘上场时花园姹紫嫣红的彩色,树影的斑驳与摇曳,杜丽娘、柳梦梅的各种剪影、侧影、倒影,灯光内涵丰富、紧贴剧情。一切都是那样相得益彰。

汤显祖是造梦大师,他所营筑的多色美梦勾引你入戏。在戏中,经历了宦海沉浮、人生跌宕、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尽情体味“侠”“情”“佛”“仙”之感,你一定会爱上他的“四梦”,而不仅仅只是重逢一部《牡丹亭》。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