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文文静静,说话细细柔柔,看上去像是邻家小妹的陈慧青(图右),却有一个全上海几乎独一无二的头衔:“重点企业首席服务员”。这一由杨浦区首创的制度自6月施行以来,总共也就寥寥数人。陈慧青,作为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许可科科长、2021年杨浦区创新创业先进个人,当仁不让,成了市场首席服务员代表。做好首席服务员,陈慧青有三条“秘诀”:创新思维、攻坚思维、共情思维。这样的思考方式,让她在工作中持续按下“加速键”,开辟“快车道”。
创新突破
多项举措全市领先
当元宇宙、区块链这些热词出现后,很快就会有经营需求反馈到注册登记上,网络视频推广、直播零售等新业态也会催生“UP主”“网络直播主播”等新就业形态。因此,陈慧青特别注意观察和学习新生事物。她主动出击,在领导支持下,让杨浦跻身全市仅有三个的在线新经济平台灵活就业人员申办个体工商户试点区之列。
6月10日,杨浦区首创推出重点企业首席服务员制度。陈慧青作为市场首席服务员代表,及时响应区重点企业在市场监管领域的咨询,并积极跟进、主动帮办。同时,她还牵头组建杨浦市场监管局首席服务员团队,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大力度、更加精细、涵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市场监管领域服务。
为健全完善长效服务机制,陈慧青围绕企业需求合力起草了《上海市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助力推进“四高城区”建设壮大市场主体的若干措施》,并构思创建杨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特色服务品牌——悦“young”工作室。在她的牵头带领下,工作室已推出“码上注”企业登记住所材料归集系统和食品经营“样板房”这两项创新举措。
“码上注”平台实现“一码归集”相关地址材料,“码上注”平台现已入库34家招商主体的住所材料,并通过二维码为21家企业完成登记。
食品经营“样板房”更是数字化转型的生动注脚,陈慧青牵头推出线上“样板房”,目前已有饮品店、饭店、面包房三类,让经营者可以形象直观地了解经营场所装修要求,以避免错误装修后要反复折腾。
攻坚克难
疫情期间服务不打烊
疫情期间,陈慧青统筹科内工作,确保服务不打烊。
4月28日,她收到上海肯德基有限公司变更经营期限的请求——肯德基有100多家门店参与保供任务。然而,由于封控,企业无法递交申请材料,陈慧青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多次与企业和市市场监管局沟通、协调,最终通过容缺受理、不见面审批、纸质材料后补等方式,次日就为肯德基公司完成经营期限变更登记,并在一周内完成了191家保供门店的经营期限变更登记。
两个月里,陈慧青通过“网上办”“容缺办”“不见面审批”等方式倡导企业、群众线上办理业务,疫情期间通过容缺受理共为469家企业办理登记业务,为9家企事业单位办理许可业务。
换位思考
不难找到好办法
万物新生公司在全市有许多门店,同样是办理营业执照,在杨浦区只要一天,在其他区一般却都需要两天,公共事务部经理潘颖由衷称赞陈慧青团队的高效。陈慧青说,只要把自己换到企业的位置去思考,就更容易发现制约政府部门提高服务水准的难点和堵点,也就更容易想出办法解决问题。
陈慧青说:“服务企业就是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了营造杨浦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打造企业心悦神怡的办事体验,我会继续保持一颗‘工匠心’,练就一番‘绣花功’。”
本报记者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