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在红堡前发表演讲 图GJ
一直怀揣大国雄心的印度,又有了新目标。印度总理莫迪15日站在新德里历史悠久的红堡前宣布,要在未来的25年内,让印度成为发达国家。
目前,印度是全球第六大经济体,也是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尽管和过去相比,印度的发展有目共睹,但贫困仍然是数亿印度人必须面对的日常。
除了经济基础尚不雄厚,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也仍然存在。莫迪想要实现雄心,似乎并不那么容易。
五年专注五项承诺
15日,印度迎来第76个独立日。当天,莫迪头戴印度国旗颜色的头巾,在庆典现场发表演讲。莫迪强调,未来五年须专注五项承诺:努力实现“发达的印度”,消除任何殖民主义痕迹,保留印度根基,确保多样性和统一,并履行公民义务。他表示,腐败和“王朝政治”是印度面临的两大挑战。
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表示,对印度人而言,独立日和共和国日是两个十分重要的节日。独立日当天,领导人发表提振人心的演说是印度政治的传统操作。
林民旺认为,莫迪提出未来25年建设发达国家的目标,是基于以下几方面背景:从国际环境看,在大国竞争态势下,作为“印太战略”重要一环的印度有着新的地缘战略优势。擅于在大国之间纵横捭阖的印度,也获得了相对充足的外交战略活动空间。从国内环境看,政治上,印度内斗少,腐败情况也有所好转,最高政治层面较为稳定;经济上,其发展步伐在发展中国家也处于较为领先的位置;此外,在军事、太空、文化等方面,印度也在一直朝前走。
林民旺指出,由于在内政外交方面发展态势良好,印度人的民族自信心得到了提升。
实现梦想并非易事
从贫弱的殖民地,到世界新兴经济体。印度独立以来取得的一些发展成就,是印度人向发达国家迈进的信心与底气,但前方道路依然挑战重重。
比如,尽管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不断增长,但在某种意义上,它依然是一个“极度贫穷”的国家。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7年,印度人口中有约60%每日生活费不足3.1美元(约合人民币21元)。
再如,歧视女性的现象仍然在印度社会广泛存在。直到现在,印度依旧是一个对强奸指控极度容忍的国家,针对女性的暴力事件也常常出现在国际新闻的头条。印度智库政策研究中心顾问罗汉·文卡特认为,如今印度的许多社会基本准则与刚刚独立时基本没有太大差别。
尽管印度在人口增长的路上“狂奔”,且可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但高失业率、并不理想的健康与教育条件等,也是印度在享受人口红利的同时,不得不解决的难题。
在林民旺看来,莫迪本次提出未来五年须专注的五项承诺,正是印度政府对国家发展战略方向的一次修正。眼下,印度面临一系列结构性问题,经济政策也愈发趋向保守。在与西方国家相处的过程中,印度仍存有殖民地心态。莫迪的目标究竟是“打鸡血”般的口号,还是会实现的承诺,一切都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本报记者 王若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