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宋宁华)今天起,《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以下简称“新规”)施行。针对企业关心的跨境数据交流、境外上市网络安全审查等问题,昨天,浦东新区区委网信办在张江机器人谷举行“网聚浦东 信联未来”网信企业政策法规宣讲解读活动。
据悉,这是全国首场面向企业的网络安全法规政策综合解读活动,也是新规出台后网信部门和资本市场的首次协同合作。
2022年7月,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被罚80.26亿元,这是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以来首次开出高额罚单。
“过去公众一听到网信办,想到的都是约谈、整改、下架、处罚,我们希望让大家知道,网信办既有管理的职能,也有服务指导的举措;搭建起一个网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互联网企业、专业机构沟通对话的平台,让企业遇到问题时知道可以找谁、应该找谁。”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网信办主任黄玮表示,在“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大排查中,她听到不少互联网企业发出疑问,“《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后,我们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网络安全审查具体会如何实施?”“公司海外业务有数据跨境流动的需求,有何申请路径?”
本场活动是系列活动的第一场,未来浦东新区将通过组织系列解读活动和搭建对话沟通平台,让规则更明确、预期更稳定。
她还透露,将积极争取前置审查和评估在浦东引领区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督促互联网企业切实履行好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的主体责任,共同筑起“铜墙铁壁”,牢牢守住网络安全底线。
哪些数据出境要经过安全审查?如何避开滴滴踩过的坑?在当天的宣讲活动中,针对企业关心的热门话题,来自上海市委网信办、上海市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的专家分别解读了今年2月15日起施行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和今天起施行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来自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家针对互联网企业境内外上市做了专题辅导。
上海市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徐御告诉记者,新规出台后,对提升我国网络安全将发挥很大作用。通过宣讲活动,可让企业“心里有数”,充分理解并执行新规。比如,哪些数据出境是需到网信部门申报审查的,申请的途径和方式如何?事先做好“功课”,避免返工,消耗企业过多的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