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百集融媒体产品(26) 打造“蘑菇小镇”带领农户共同富裕 水晶天越来越多,河道越来越清澈
第2版:要闻 2022-10-02
上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

水晶天越来越多,河道越来越清澈

苏州河华政段打造的“一带十点”景观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大家有没有发现,近来咱们申城蓝天白云越来越常见。烦闷的时候望一望水晶天里的朵朵“棉花团”,烦恼也消除不少。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程鹏日前透露,将进一步保持及扩大这个“战果”,到202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更将达到90%以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上海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不仅是天更蓝,水也更清,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明显提升。2020年反馈的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指出:“上海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走在全国前列。”党中央对各省市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上海连续两年均为优秀,其中2020年度排名全国第一。

源头防控调整结构

推广新能源汽车67.7万辆

申城不断加大能源、产业、交通和农业等“四大结构”调整力度,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十年来,累计完成市级产业结构调整项目1万余项,金山地区、桃浦、南大、吴泾等重点区域加快绿色转型;2010年以来,上海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和单位GDP能耗累计降幅均超过50%。截至2021年底,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67.7万辆,轨道交通通车运营里程继续保持全球第一,绿色建筑规模达到2.89亿平方米,装配式建筑推广力度全国领先。

水体水质越来越好

从黑臭河道到水上漫游

这十年,申城坚持清水为民、还岸于民,2018年基本消除黑臭河道,2020年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从根本上解决了河道污染。2021年主要水体水质优于Ⅲ类比例达80.6%,为历史最高水平。四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黄浦江、苏州河、淀山湖等重要河湖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鱼类数量均呈增长趋势,土著鱼类种群重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美景再次显现。

黄浦江、苏州河中心城区核心段两岸全线贯通,苏州河水上旅游航线正式开通,从“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一江一河”已经成为上海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蓝天白云常常见

PM2.5年均浓度下降显著

上海努力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水晶天变多了,蓝天白云渐成常态,2021年PM2.5年均浓度达到27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的62微克/立方米下降56%,为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低值。与此同时,上海坚持以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为准则,努力解决威胁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健康的土壤问题,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打造宜居城市

空气优良天数将达90%以上

秉承“人民城市”理念,生态空间大幅提升,截至2021年底,上海森林覆盖率达到19.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8平方米,“环、楔、廊、园、林”生态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变得更休闲、更宜居。

接下来,申城将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9月5日,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迈向建设美丽上海新征程的实施意见》,部署了水、气、土等8个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提出一系列约束性指标,包括到2025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稳定控制在30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0%以上等。本报记者 郭剑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