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 星期五
党外知识分子专家服务团授旗 《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百集融媒体产品(39) 5G时代,申城家庭乐享智慧生活 用实际行动书写工匠精神
第6版:上海新闻 2022-10-15
邹丰恒:拥有自己工作室的“全国优秀农民工”

用实际行动书写工匠精神

邹丰恒 本报记者 杨洁 摄

他曾是生长在农村的懵懂少年,如今已成长为“全国优秀农民工”;他曾是一名普通初级焊工,如今已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焊接技能工作室,更培养出一批批技术人才……他就是党的二十大代表、龙工(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调度室主任邹丰恒。几十年岁月里,邹丰恒始终脚踏实地、锐意进取,成为党员中的杰出代表,始终用实际行动书写工匠精神。

认准目标

“我想踏实学一门技术”

龙工于1993年在福建龙岩成立,1998年落户上海松江。依托松江区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和上海先进制造业主阵地的优势,龙工将工程机械与先进智能装备紧密结合,在行业保持领军地位。

龙工在上海投产时,邹丰恒作为第一批技术骨干,离开家乡龙岩来到上海。那时候的他,年仅23岁。

上海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和他一起来的好多同乡后来都打了退堂鼓。家人曾建议邹丰恒换工作,老同学在深圳搞了个施工队,叫他过去带班,给出的薪资比上海工厂还高。“没有专业技能走不长远,我还是想踏踏实实学技术。”邹丰恒没有动摇,毅然选择留在上海。

刚刚接触焊接的邹丰恒,聪慧而又刻苦。工作之余,他总是琢磨钻研自己的弱点和不足,每周都要对自己开展技能评估。“一般常人要掌握这个技能大概需要半年,而我从零开始,仅仅花了3个月。”

勤学苦练

用毅力啃下硬骨头

焊接技能是枯燥的。邹丰恒刚入职那会儿,设备还没有那么先进,工人焊接时都需要蹲着马步。“当时有一个产品,我们一般是分两三段来焊,但接头多了对它的质量与外观都有影响。我就想,能不能一次把它焊完?”于是,他利用工作之余练习了一次、两次、三次……蹲着马步弯下腰,哪怕是蚊虫叮咬,甚至汗水流进眼里,他都继续保持姿势,靠毅力坚持下去。两三周后,邹丰恒终于成功完成整段焊接——这在当时,工厂内仅有他一人能做到。

就这样,邹丰恒从普通产业工人,成为大组长、工段长,再走向管理岗位。也是这份毅力,支撑着邹丰恒走过二十多年,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

2014年左右,龙工(上海)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VOCs是PM2.5和臭氧的前体物,控制VOCs,对生态环境改善有重要意义。“隔行如隔山”,刚刚接到任务的邹丰恒有些摸不着头脑:什么是VOCs和PM2.5?它们怎么产生,又如何控制?用哪种方法最好?从零开始,邹丰恒不断学习,参加各地的环保展,寻找解决方案。由于他对公司生产工序早已烂熟于心,同时又敢于打破常规,最终,邹丰恒对公司决策提出了重要的意见,使龙工(上海)成为上海市首家也是全国工程机械行业首家。这一项目当年度为公司节约300万元。

精益求精

让工匠精神代代传承

邹丰恒的老家龙岩市上杭县是有名的闽西革命老区,“从小我就受到红色文化的历史熏陶”。工作以后,邹丰恒不断向党组织靠拢、向优秀党员学习。2012年,邹丰恒提交入党申请书;2015年4月,他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邹丰恒明白,打铁还得自身硬。“来上海时我是高中文化学历,这还不够。”邹丰恒说,“唯有通过学习,不断吸收专业知识,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管理知识。”为此,他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埋头自学。2010—2016年,邹丰恒利用工作之余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苦读,取得工商管理专科学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本科学历与工学学士学位。

2019年6月,“松江区首席技师邹丰恒工作室”成立。“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事。”邹丰恒有些腼腆地说。指导焊接姿势、调节焊接参数、帮助员工解决困扰……多年来,工作室已培育出焊工中级工123人、焊工高级工64人、焊工技师24人等大批的高技能人才。“一名好的工匠,不仅要有好技能、好心态,还要有精益求精、孜孜以求的工匠精神。”即将赴京出席党的二十大,作为党代表的邹丰恒已在准备相关建言献策内容,“争取在智能制造领域、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以及新型职业技能人才培育方面,作出更大贡献。”本报记者 杨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