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诗二首 雅观楼(设色纸本) 文字的“瘾君子” 落叶如歌 朗诵与演戏 父亲的银元
第22版:夜光杯 2022-11-09

文字的“瘾君子”

(新加坡)尤 今

拥有文学硕士学位的方老师,在中学执教,忍受不了在正课以外那些叠床架屋的行政工作,毅然辞职,改当补习老师。

老天爷关闭了她一扇门,却给她开放了一座大厦。

由于她教补习时另辟蹊径,改变了孩子抗拒华文的心态,口碑极好,找她的学生络绎不绝,她应接不暇,等候名单长得看不到尽头。

有人向她探问秘诀,她言简意赅地说:“投其所好,让他上瘾。”

一般补习老师,总以考试作为学习的中心,锲而不舍地教他们分辨近似词、反义词;软硬兼施地要他们背诵作文、死记成语;此外,还让孩子没完没了地做语文练习,在重重叠叠的压力下,一个个方块字在孩子眼中遂转化为一块块沉甸甸的砖,连多看一眼都累得抬不起头。

方老师可不,她利用方块字酿制“文字的蜜糖”,一口一口地喂给孩子们吃。她坚信,只要孩子发现方块字的滋味是甜的,就会主动找来“吃”;吃着,吃着,就上瘾了。语文根基打稳之后,要他披甲上考场,报捷是等闲之事。

方老师酿造“蜜糖”的“原料”是故事。她会在上第一堂课时,通过诱导式的交谈,了解学生内在的兴趣,然后,投其所好,给他讲述他爱听的故事。

“有个孩子,非常好动,整天做白日梦,想要学飞檐走壁的功夫,遁走四方。我于是给他讲述西游记的故事,他立马便对那个精通七十二变而能上天下地的孙悟空着迷了,每回来上补习课,总引颈期盼能再与美猴王相会。偶尔我也给他讲讲金庸、梁羽生、古龙武侠小说里的片段,他听得津津有味。事后,我让他读《西游记》的简写本、绘本和漫画,从中挑选一些实用的词汇,整理成词汇表,嘱他学习。由于他对故事已了然于心,学起来得心应手;最为重要的是,他学得意兴勃勃,当然也就事半功倍了。”方老师说:“老师教学,必须觑准学生的心意。如果他喜欢的是腾云驾雾的孙悟空,你却让他去结识涕泪涟涟的林黛玉,又怎能挑起他学习的兴致!”

最近,她接触到的一个女学生阿安,对啥都没有兴趣,独独爱美食。她灵机一动,决定从美食故事着手,单单清朝袁枚的一部《随园食单》,便有说之不尽的美食故事了;近代如梁实秋、唐鲁孙、林海音、汪曾祺、焦桐等等,也都写了不少趣味盎然的美食故事;她以此为教材,每回上课,阿安都听得双眸湛然生光。有时,她也让阿安看《舌尖上的中国》这节目,看完后,再与她讨论节目中的精髓,把两个小时的课上得好像“万花筒”一样趣味盎然。方老师说:“许多生动的词汇,都不动声色地藏在故事里。我把饮食文化和语言学习结合在一起,一石二鸟呢!”有一回,方老师征得家长的同意,和阿安在厨房里烘焙了一个蛋糕,阿安发现她学过的许多词汇都“活生生”地浮现在现实生活里,喜不自胜,学得更为起劲了。

方老师说:“孩子一旦上瘾,我便把他们慢慢地引向更为辽阔的阅读天地,他们徜徉其中,乐不思蜀。”

在方老师处心积虑的引导下,莘莘学子都不知不觉地成了文字的“瘾君子”!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