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黄浦区“红色资源”数量全市居首 《老外讲故事·海外员工看中国》百集融媒体产品(96) 旧改地块藏着百年“望火楼” 广告 金融业成为浦东第一大产业
第5版:上海新闻 2022-12-17

旧改地块藏着百年“望火楼”

高中生提议:给113岁的老建筑更多空间“露脸”

昨天下午,黄浦区中华路581号,113岁的小南门火警钟楼被一批几乎是它“玄孙”辈的年轻人簇拥着。这群年轻人来自上海市第十中学3D打印社团。百年钟楼,成为该校黄浦区老城厢“优秀历史建筑复原计划”的第一站。

上海仅存的近代消防建筑

随着黄浦区成片二级旧里改造完成,钟楼所在的乔家路地块,显得有些冷清。历经百年,火警钟楼依旧保持着当年被誉为上海“埃菲尔铁塔”时的模样——四根立柱撑起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下大上小,中间铁架呈笼状圆筒竖起,内部有一铁梯盘旋而上。钟楼共6层,第四层悬挂警钟。“黄浦区文物保护单位”和“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两块铭牌,显示着它的不凡过往。

“在当时,这座建筑非常完美地发挥了它作为‘望火楼’的作用。因为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它被包围在了老巷里弄之间。”黄浦区消防救援支队复兴消防中队消防干事沈腾,向同学们讲述着钟楼的故事。1909年,“上海救火联合会”在这里建造了瞭望台暨火警钟楼。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陈其美等预定11月3日下午2点,以小南门火警钟楼的钟声为起义号令。因为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十三,所以先敲钟9响,稍作停顿后,再敲13响。上海商团各部、敢死队等聚集南市,短短几小时后就取得了胜利,也有人说,这记钟声也敲响了清政府的“丧钟”。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由周恩来担任总指挥,南市工人纠察队仍是以小南门钟楼的钟声为号角,发起行动。

期待老建筑为更多人知晓

“市十中学也是一所地处老城厢的百年老校,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探寻历史建筑所蕴含的深厚内涵,探究老城厢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更新的关系。”市十中学德育处副主任陈杰介绍,“优秀历史建筑复原计划”由市十中学和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黄浦区消防救援支队复兴中队等单位携手推出。

除了小南门火警钟楼,复原计划表上还有老城厢石库门建筑、上海文庙、龙门邨、上海城墙遗址等老城厢文化名片,以及中共一大会址、渔阳里团中央机关旧址、“五四烽火”纪念雕塑等红色建筑。通过研学活动,利用3D建模及打印,同学们将制作一批优秀历史建筑进行展陈。凭借着美术特长,女生糜茵琳很快完成了同学们分配的任务——绘制草图,标注各部件尺寸。高二(3)班男生高翔提议,钟楼所处的环境略显逼仄,是否能利用旧区改造的机会,为它规划一块相对整体的空间。

同学们的期待,能否实现?记者从黄浦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听到了好消息:虽然后续保护和开发方案尚未定夺,但这幢百年火警钟楼一定会被妥善保留下来,见证老城厢的历史,续写城市的故事。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